第470章 诏旨赐姻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周宫城,清和宫。
    自从那日甄家二房内管事,奉甄芳青之命,到府向贾母致礼,让荣国府众人都以为贾琮赐婚在即。
    但是时间过去数日,宫中并没有消息传出,让贾母等人心中疑惑,莫非真的是自己等人猜错。
    就在贾母心中迷惑之时,突然宫中传来甄老太妃病危的消息。
    甄老太妃是洪宣帝惟一在世的嫔妃,当今太上皇的养母,宫中辈分最高的贵人,连当今嘉昭帝都以皇祖母之礼相待。
    而且她还是大周世家老勋之中,位份最高地位最尊崇的女人,与各大世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在朝野都有很大影响力。
    所以,甄老太妃病危的消息传出,老勋世家,朝野官员,各种问安摺子雪片一样飞入宫中。
    各家勋贵诰命,也纷纷入宫朝拜探视,以示尊崇。
    这一日,贾母也和南安太妃丶西宁太妃丶北静王妃等一起入宫,拜见病中的甄老太妃。
    贾母年老识多,她见了甄老太妃病容羸弱的模样,且已下不得床,再想到老太妃已年过八十,多半就是不好了。
    贾母还看见整个拜见过程,太医院的御医一直侯在门外。
    太医还嘱咐太妃的贴身嬷嬷,不要让太妃和拜见之人,多做言语应酬,以免劳神,里外都是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可见老太妃病情严峻。
    整个拜见过程,同来的南安太妃丶西宁太妃,甚至甄老太妃的本家曾孙女北静王妃,老太妃都只是点头示意,宫娥上茶。
    唯独支撑精神和贾母说了几句闲话,其中两句还问到了贾琮。
    这不得不让贾母有些受宠若惊,在场的南安太妃丶西宁太妃都面露惊讶。
    只有在座的北静王妃知道其中究竟,心中叹息,老太妃对三妹是爱到骨子里了,知道三妹将来要嫁到贾家。
    所以即使在病中,也对贾太夫人表现亲厚,这是想三妹妹以后进门,会得到贾家更多看重和爱护。
    贾母也见到一直陪伴老太妃身边的甄芳青,比几个月前在贾府相见,几乎瘦了一圈。
    ……
    等到出宫之时,南安太妃丶西宁太妃纷纷向贾母道喜。
    南安太妃笑道:「贾太夫人有福气,养了个如此了得的孙儿,今天老太妃待太夫人格外优厚,这赐婚之荣已在眼前。」
    西宁太妃也笑道:「我以前只是听说过,并没见过老太妃养大的甄三姑娘,今日一见惊艳,甄家竟养出这样的美人。
    也怪不得老太妃爱逾珍宝,如此人物就是嫁做皇家正妃也绰绰有馀,贾太夫人能娶这样的孙媳妇,也是件极有体面之事。」
    贾母听了两位郡王太妃的好话,多少有些飘飘然。
    但心中也是喜忧参半,自己想要把湘云嫁给贾琮,让贾史两家联姻合势的打算,终究还是落空了。
    赐婚虽好,只是甄老太妃一旦故去,人走茶凉,这赐婚的里子便没了大半。
    ……
    宁荣街,伯爵府。
    黛玉将养了两日,本来就是一场心病,得了贾琮这心药,便渐渐恢复过来,贾母见了自然高兴放心。
    贾母想起那日,刚让黛玉和探春挪回西府,黛玉便突然病了一场,倒像挪回的话题犯冲不详一般。
    又想起王熙凤说犯花神撞客之类的话,又让王熙凤按《玉匣记》祭拜当令花神,以做安心。
    贾母人老多疑,见黛玉病情大为好转,便暂时不敢提这个话题,生怕轻举妄动,又出犯冲,想着过了这段时辰再说。
    再说等到那赐婚之事下来,再将两个孙女挪回西府也不迟,两府只是隔了一条夹道,左右不过一个时辰功夫的事。
    ……
    贾母不再提起挪回话题,贾琮和迎春自然求之不得,姊妹们依然像往常一样相处。
    只是探春借请修善师太诵经驱邪的话头,才让贾母放心将黛玉留在东府,总要完了此事,才好贾母面前应了此节……。
    那日夜里在黛玉房中,贾琮将话得通透,反而安了黛玉之心,又是一番轻怜密语,惹起黛玉满腔柔情,倾心之意更进一层。
    就像贾琮所说,如宫中执意赐婚,根本不是贾琮能够左右。
    难道要让他因为自己,做抗旨逆君之人,毁了前程甚至性命,黛玉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他落到这种下场。
    且那日贾琮和她袒露心扉,绝不会撂下她不管,虽然黛玉心中仍有隐忧,但却足以安定其心。
    黛玉在心绪上,经历如此波折,退一进二,峰回路转,心性上反而多了丝坚韧,往日的易悲执拗竟少了许多,心中生出些许豁达。
    她心思敏悟聪慧,自然能感受出贾琮心中情义,不管宫中会不会赐婚,她的三哥哥都会用心待她,如果真的世无全法,这也足够了。
    贾琮每日到她房里陪伴说话,两人之间相处,比往日更多了一份甜馨默契,倒像是比以前走得更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