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次你若能建功,父汗会加赐你五千户,作为战功奖赏,不要让父汗失望。」
……
阿勒淌听了此言,心中有些凛然,暗自觉得不妥,因此事非同小可,但他当面不敢直言。
蒙古三大万户部落,以土蛮部实力最强,麾下有六万户之众,可聚十万精兵。
按照蒙古部族惯例,安达汗膝下成年王子,按照战功大小,赐与过千户部族,作为王子食邑。
大王子把都虽不如蛮海勇猛善战,但心情沉稳多谋,颇有安达汗之风,在部族之中威望不俗。
一向被认为是安达汗继嗣之人,他因屡立战功,得赐八千户食邑。
此次把都率兵攻陷宣府镇,在蒙古三部威望大增,安达汗加赐四千户,作为其战功嘉奖。
蛮海作为安达汗二王子,原本食邑五千户,此次若立下战功,安达汗竟许诺加赐五千户。
到时蛮海拥有食邑户数,将会仅次于大皇子把都,这会影响部落人心导向。
而且,阿勒淌与把都一惯交好,他的儿子蛮度江是把都心腹将领。
所以安达汗这项举措,对阿勒淌父子并不是好消息……
……
阿勒淌能想到的事情,吉瀼可汗身为部落之主,自然也会想到,心中不禁暗自冷笑。
但他不想管土蛮部家务闲事,而且战阵之事已议完,他便起身向安达汗告辞,其馀众将也跟着退出大帐。
蛮海却未跟着离开,思索片刻,说道:「父汗,儿子此次若能立下战功。
儿子不要父汗赏赐五千户,儿子想请求父汗,将草原金莲花赐给儿子。」
安达汗一听此话,脸色微沉,目光审视蛮海片刻,大帐中弥散一股莫名威势。
沉声说道:「如今出征在外,我们既是父子,更是君臣,父汗的赏赐,也可以讨价还价的吗?」
蛮海虽是魁梧英勇战将,但面对父亲略显不快的质问,一身骁悍之气瞬间无影无踪。
连忙单膝下跪,神情失望,低头说道:「儿子鲁莽了,请父汗恕罪。」
安达汗脸色稍缓,伸手将蛮海扶起,说道:「你眼下要紧之事,便是全神贯注,领军致胜,立下战功。
父汗必定不会亏待你,你是安达汗的儿子,是草原上的雄鹰,不要去想那些燕雀之事……」
……
蒙古南下大军驻地,鄂尔多斯部营帐。
安达汗商定战事,决定明日天亮之时,发兵攻打遥山驿。
军令下达之后,蒙古大军前行十馀里,在距遥山驿四十里处,就地安营扎寨。
吉瀼可汗返回部落驻地,看到王帐之前已点燃篝火,诺颜台吉正在火堆上炙烤食物。
夕阳映照之下,身子挺拔,气度英武,显得卓尔不群。
他见吉瀼可汗走近,问道:「父汗,方才营中已下达军令,明日天亮向遥山驿开战。
但是明日出战的骑兵步卒,出自土蛮部和永谢伦部,鄂尔多斯部并无分派之军,倒是一件好事。」
吉瀼可汗说道:「安达汗可不是善待鄂尔多斯部,不过是对我有所防范,担心我们坏了他大事。」
诺颜台吉神情迷惑,问道:「父汗,遥山驿只有四千守军,即便鄂尔多斯部出战懈怠。
土蛮部精锐也能轻易攻破,安达汗将我们排除在外,未免多此一举。」
吉瀼可汗冷笑道:「他不是担心我们出战懈怠,而是担心我们难以掌控。
万一攻战之中,不能把握分寸,不小心攻破遥山驿,会坏了他的大事。」
诺颜台吉愈发不解,问道:「父汗何出此言,我怎麽都听糊涂了。」
吉瀼可汗将方才金顶大帐之事,都诺颜台吉详细讲述一番,他才知道事情来由究竟。
……
诺颜台吉思索片刻,说道:「父汗,安达一边佯攻遥山驿,另派蛮海领兵逼近神京,手段当真高明!」
吉瀼可汗目光一亮,神情中露出期许,问道:「高明在何处?」
诺颜台吉说道:「安达汗大军佯攻遥山驿,故意营造胶着之势,北三关周军必定派兵增援。
意图将蒙古大军拦阻在遥山驿一线,等到梁成宗到任之后,再伺机反扑蒙古大军。
到那个时候,遥山驿会牵制大批周军,北三关后方难免出现空虚,利于蛮海快速逼近神京。
安达汗给蛮海下达锦囊密令,旁人无从得知其领军意图。
但蛮海只要率军逼近神京城,他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不管是截断神京内外粮道,还是屠戮神京周边市镇,都会让大周腹地大乱。
大周朝野内外震动,神京城内人心惶惶,嘉昭帝必定发谕,抽调附近州郡兵力,火速回军增援神京。
北三关周军如想抽调兵力,一旦生出些许异动,安达汗必一举拿下遥山驿,领兵只取远州丶通州!
大周北征大军就会首尾失顾,陷入窘迫之境,军中必定生出紊乱。
东堽镇军囤失了六十万担军粮,大周本来就粮草不济,想从附近州郡二轮调兵,只怕也是难上加难。
蛮海两万精骑来去如风,游弋袭扰神京周边,必定成大周附骨之疽,军心民心都会大乱。
即便梁成宗赶到北三关主军,面对如此糜烂之局,他也会疲于应付,根本无法发挥领军优势。
安达汗此计高明毒辣,双方未分最终胜负,却让蒙古占尽上风,事事出于先发主动之势。
照此态势,蒙古胜算极高,或许此次南下兴兵,当真被他鼎定功成,也是为未可知……」
诺颜台吉说完这番话,神情有些凝重,脸色一丝苍白,目光闪烁不定,不知在想些什麽。
吉瀼可汗却脸有欣慰,说道:「你比你两位兄长更加出色,将来承我汗位,必能保鄂尔多斯部周全稳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