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神京,大理寺官衙。
杨宏斌接过这几份文牍,翻阅一遍,说道:「玉章,你为何单挑中这几份?
这几人的询问记录,我都仔细看过,并没有发现不妥。」
贾琮说道:「我挑中这几人,并不是因为询问笔录不妥,而是因为其他原故。
我方才说过,军囤泄密如不是蓄意泄密,就是当事人无意中泄密,在问讯记录文牍上,很难找到相关痕迹。
我挑中的这几名官员,他们的问讯记录,都十分完美,找不到任何瑕疵,但这些只是表面文章。
但他们承担职司细节,还有个人习性性情,相比其他官员,更应该关注细纠,很可能会有所获。」
贾琮挑出其中两份文牍,说道:「这两份是户部两位仓部主事,这两人虽不负责具体徵粮。
昨日我曾去户部查问,东堽镇军囤每月派粮几何,存粮几何,都会定期向户部发函。
这份函件便由两位仓部主事经手,他们会根据军囤每月存粮,确定户部下月征粮数目。
所以这两位仓部主事,虽然官职不高,手中征粮权柄可不小,即便是他们的上官,都以他们筹算征粮为准。」
……
杨宏斌说道:「他们熟悉每月征粮数额,似乎和军囤地点泄密,并没有直接关联,玉章为何认为他们会更可疑?」
贾琮说道:「前日我被圣上传召宫中,曾仔细阅读辽东军报。
辽东镇总兵梁成宗精通兵事,治军谨慎。
他从历次派粮数量和频次,大致推算出除夕前后,军囤存粮接近满仓。
此时各大军镇因年节,大都后延后取粮。
所以梁总兵反其道行之,让辽东粮道除夕赶到军囤。
因为满仓情形之下,更易调集足额粮草,军中用粮有备无患。
当时辽东镇粮队入仓调粮,运粮把总是精细之人,曾和守仓武官交谈,确定当时军囤处于满仓。
可偏偏就在除夕之夜,残蒙伏兵发动突袭,连夜抢占军囤,劫走了满仓六十五万担军粮。
就像蒙古人事先得知军囤满仓,才会掐准时机,除夕之夜发动奇袭,这未免太过巧合,更像是事先预谋。
神京三大官衙之中,这两位户部仓部主事,负责军囤粮仓筹算,他们最清楚军囤何时满仓!
所以即便他们没有蓄意泄密,但被人刺探出满仓时间,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他们比其他涉秘官员更加可疑,所以很有深查的必要……」
……
杨宏斌神色钦服,说道:「玉章思虑缜密,当真心细如发,能窥他人未有之境,实在叫人佩服。」
贾琮笑道:「你太过誉了,你们每日询问三部官员,事务繁杂,身在局中,难免不能面面俱到。
我只是参知处事,有旁观者之利,多加推敲琢磨,总会有些所得。
这两人有无嫌疑,访查腊月前后人际往来,有无可疑,便能明辨清浊。」
贾琮又取出另外两封文牍,说道:「这两人是兵部官员,参与各镇粮草分派数额,他们不清楚粮仓是否满仓。
但对军囤地点了如指掌,我曾在兵部观政,对兵部官员十分熟悉。
这两位兵部官员是性情中人,生性疏朗,喜好饮宴,交游广阔,被人刺探机密,可能性较大,也要多予探查。」
……
贾琮拿出最后四份文牍,说道:「这四人是五军都督府武官,都担任押运粮草,熟悉沿途粮道,军囤位置所在。」
杨宏斌说道:「这四名武官一人为寒门,通过军中人脉调任,其馀三人都是勋贵子弟。
右军都督府从五品囤田武官陈瑞昌,身份最是显赫,他是齐国公陈翼的次孙。」
贾琮说道:「安达汗乃是草原枭雄,一贯野心勃勃,南下之心炙热,他施虐漠北已久,是个谋略阴险人物。
他悍然发兵抢占北地军囤,绝不会单为解除过冬危机,必定是另有重大图谋。
如果我是安达汗,乘着夺取军囤,手头粮草丰足。
北上可以截断宣府丶蓟州两镇退路,相机攻占夺取。
南下可借粮道便利,快马精骑,日夜兼程,直取神京,可逞措手不及之威!」
杨宏斌听了此话,脸色有些苍白,说道:「要真如玉章设想,安达汗乘机南下,形势就太危急了。」
贾琮说道:「前日开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各自从五军营挑选精锐,派遣两百斥候,分队北上探查。
再过两日时间,必有北向军情传回,如安达汗真的沿着粮道,挥军南下,直逼神京。
军囤泄密的来源,五军都督府难逃其咎。
因兵部工部知晓军囤所在,军粮运输却是五军都督府主责,粮道走向筹划,乃五军都督府独家落定。
所以,此次军囤被残蒙突袭,如没有其他未知缘故,极可能是数个官衙发生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