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宋朝阴谋论(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次南侵,并不会因为刘錡的死而成功,相反,因为完颜亮那边也发生了兵变,甚至,兵变被杀,南侵,也宣告失败。」
    「这绍兴三十二年发生的事情就很梦幻。」
    「金国南侵失败,因为完颜亮兵败被杀。」
    「刘錡也莫名其妙的死了。」
    「而之后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就更奇妙了……」
    「本来,金国南侵已经失败了,可是,金与宋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这一次,金与宋,互有胜负。」
    「而且,最最诡异的事情来了……」
    「先是二月十二,刘錡刚死,史书记载:王宣与金军在汝州交战,十三日,金军发动所有军队来攻,王宣弃城而退。」
    「十四日,金军攻打顺昌府,猛新抵抗,打退金军,然后弃城而退。」
    「十九日,金军攻打蔡州,赵撙打退金军。」
    「二十一日,金军又来进攻,赵搏又击败金军,金兵逃走。」
    「二十八日,王宣及右军副将汲靖在蔡州确山县打败金军。赵撙弃蔡州。」
    「二十九日,金军又攻取蔡州。」
    「怪,简直太快了!」
    「打金人嘎嘎猛,可是,打了胜仗之后,自己又退了?」
    「从高宗本纪看下来,会忽然得到一个奇怪的结论。」
    「宋军打金军,真的很轻松。」
    「但是吧,每次最后,都会以奇怪的方式收场。」
    「从一场场战役来看,是宋军赢了,甚至还是大胜。」
    「但从整体来看,宋朝就是输了。」
    「不是打不过,而是,没到最后关头,都退兵了。」
    「是钱不到位吗?」
    「不,钱是够的!」
    「以前岳飞在的时候,赵构是砸锅卖铁都要打仗,这军饷,不可能不给。」
    「而等待秦桧死后,继续打仗,赵构也从来没有说军饷不给的问题,甚至,你有战功,当场就给你升官,就像先前说的那个赵撙一样。」
    「二月十五日的时候,赵撙这些人因为在蔡州有战功,都升官了。」
    「当然,也不仅仅是升官,但凡该赏赐的,赵构也从来不吝啬。」
    「比如,在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份的时候,赵构甚至从内库之中,拿出了七万贯钱出来犒赏戍守士兵的家属。」
    「然后,到了十月十四的时候,又调借江丶浙丶荆湖等路坊场净利钱三百八十万贯用来赏赐军功。」
    「所以说,不管是赵构年轻的时候,还是老年的时候,他都很看重军队,就算没钱,也要从内库之中拿钱出来犒赏。」
    「甚至,还要借调,别的地方的净利润,去赏赐军队。」
    「且不说那借调。」
    「就说这个内库……」
    「内库就是赵构自己的小金库,相当于赵构自己的私房钱。」
    「举个稍微不恰当的例子就是,赵构当这个皇帝,并不是说国库的钱,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国库的钱,都是有数,有用的,相当于是这个国家的,而赵构当皇帝得到的钱,相当于工资,就放在内库之中。」
    「就是说,是他自己私人补贴那些士兵家属七万贯钱。」
    「注意,这个是犒赏补贴,而不是正常的军饷,意思就是,这是赵构额外自己掏腰包补贴的。」
    「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顾得上那些士兵?就算顾得上那些士兵,又有那个皇帝顾得上那些士兵的家人?」
    「有的确有,但相比较而言,就比较少了。」
    「所以说,皇帝对士兵好,对将军好,那这些将军,又怎麽忽然莫名其妙的退兵了?」
    「是打不过吗?」
    「也不是,因为是打败了金军之后才退的。」
    「那又是什麽原因?」
    「或许,这又是新版本的『岳飞』与『秦桧』了。」
    「从宏观角度来看,虽然宋军打仗在胜,但从那些撤退的情况来看,这一次,还是『秦桧』赢了。」
    「而这一次,就不只是架空皇帝那麽简单了!」
    「五月二十八,下诏立皇太子。」
    「六月十一,下诏皇太子即皇帝位!」
    「这一年,赵构五十五岁。」
    「赵构是自愿退位的吗?」
    「很明显不是。」
    「他下诏立皇太子之前,吴璘收复了熙州,姚仲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原州。」
    「张子盖救援海州,大败金军。」
    「还让张浚专门去处理两淮事务。」
    「还赈济流民。」
    「还让张俊去招募淮民为士卒。」
    「怎麽看,也不像是要退位的样子。」
    「偏偏,他就退位了?」
    「而且,还是那种毫无徵兆的退位。」
    「前线又不是一败涂地,一切都在稳步前行,而且,还时不时的打胜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