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重新分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Y城,曾经繁华的农业基地如今笼罩在一片不安与焦虑之中。
    干旱如同无形的恶魔,悄然吞噬着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庄稼枯萎,人心惶惶。
    尽管水系异能者们竭尽全力,但他们的力量仅够勉强维持日常饮水,对于广袤的农田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高山村迁徙至此的村民们,大多挤在东区的旧楼内,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艰难生活。
    老村长一家也不例外,他们住在一栋年久失修的小楼里,每日望着窗外那片曾经肥沃如今却满目疮痍的土地,心中满是无奈与惆怅。
    随着抢收粮食的结束,许多人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却并未因此感到轻松。
    民用电的短缺像一颗定时炸弹,悬挂在每个人的心头,仅剩的一周电量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恐惧与不安在人群中蔓延。
    纸钞的严重贬值更是让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每一笔交易都充满了苦涩。
    私下里,不满与抱怨声此起彼伏。
    有村民开始指责老村长当初的决定,认为是他将大家带入了一个“破地方”。
    他们怀念起高山村的日子,那里虽不富裕,但至少有水有田,能够自给自足。
    更有甚者,开始提及王秋水在小村的成功,那份嫉妒与不甘如同野草般在心头疯长。
    “听说王秋水现在的小村,那可是世外桃源啊!”
    一位村民压低声音说道,眼神中闪烁着羡慕与渴望。
    “是啊,咱们当初怎么就那么傻,放弃了那么好的地方。”
    另一个人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懊悔。
    更有甚者,有人直接提出了要收回在小村的农田,认为那本该属于他们。
    这一言论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老村长听闻此事,气得浑身发抖。
    他深知,这些农田的归属权早已在迁徙时通过村民大会决定,并签署了正式文书,归王秋水所有。
    更何况,王秋水对他们高山村有着不可磨灭的恩情,无论是解救活死人围村,还是教导村民刀术,乃至救治被感染的村民,哪一件不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老村长的女儿李小雪更是气不过,她直接站出来与那二人理论,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
    “你们怎么能这样忘恩负义?当初是王秋水救了我们的命,现在看到人家好了,就想收回农田?这还有没有良心了!”
    一场激烈的争吵之后,那两个村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分,期期艾艾地过来向老村长道歉,表示不再提收回农田之事。丰
    村长见状,脸色才稍有缓和。
    但也因为这一闹,回村的事情也被耽搁下来。
    过了几天,下定了决心。
    他召集村民们宣布。
    “两天后,我们动身回小村。那里,有水,有粮,有我们新的开始。”
    这一消息如同久旱逢甘霖,瞬间在村民中引起了轰动。
    Y城基地的负责人得知后,特意赠送了一批宝贵的储备物资给老村长,也是因为愧疚,同时也希望他们能顺利抵达。
    秋高气爽,小村与外界的对比愈发鲜明。
    这里,绿水青山环绕,水源清澈见底,灌溉着肥沃的土地,庄稼郁郁葱葱,一片丰收的景象。
    畜牧业也在王秋水的精心规划下蓬勃发展,牛羊成群,鸡鸭满圈,呈现出一派繁荣和谐的画面。
    然而,小村的居民们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谨慎地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他们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因此选择了低调行事,对外界绝口不提小村的富饶与美丽。
    丰山镇的了望台上,守卫们日夜不息,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尤其是那些因饥饿而失去理智的流民。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护,丰山镇决定关闭所有信号塔,仅保留小村内的那座,使之成为信息的孤岛。
    这一举措效果显着,路过丰山镇的陌生人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外来干扰的风险。
    同时,张振朝提出的通讯方案也得到了实施,队员们依靠对讲机和收缴来的通讯器保持联系,确保了信息的畅通无阻。
    老村长将回程的消息告知了王秋水,她听后既欣慰又担忧。
    她本打算亲自前往迎接,但孟娜的劝阻让她冷静了下来。
    孟娜提醒王秋水不宜过早暴露实力,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终,王秋水决定信任高山村的青壮年们,他们大多已学会刀法,加上配备的枪弹,足以应对路上的小麻烦。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王秋水紧锣密鼓地为老村长一行人的归来做着准备。
    她首先解决了住房问题,让那些占据了空房子的流民另寻他处搭建新居。
    同时,她还安排了人手对村庄进行了一番清扫和整理,希望以最好的面貌迎接老村长和村民们的归来。
    然而,这份好意并未能立即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大村里的流民们,这些因战乱或饥荒逃离家园的人们,得知自己暂居的房屋即将归还给原主人,不满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
    他们之中,有的面露愠色,有的则低声抱怨,仿佛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静生活。
    面对这一状况,李季和冯岩站了出来。
    李季大声说道。
    “人家拿回自己的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在这里得到了庇护,就应该心存感激。现在,是时候展现我们的自力更生了。”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冲散了空气中的浮躁与不安。
    冯岩则在一旁补充,他鼓励流民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资源,重新搭建属于自己的小屋。
    就在这时,一名疤脸汉子突然大声抱怨起来,他自恃来自北方,习惯了严寒的天气,因此对即将到来的冬天并不以为意。
    然而,李季的一席话却让他瞬间清醒。
    “零下50度还是保守估计,你住外面棚子?那你还是早点回去吧,省得我们给你收尸。”
    疤脸汉子被身边的人拉回,一番嘀咕后,终于妥协下来,开始加入到重新建房的队伍中。
    王秋水和孟娜在此时来到了大村,她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王秋水心中五味杂陈,她既为流民们的转变感到欣慰,又为即将到来的挑战而忧虑。
    在村长家门口的谷场上,王秋水停下了脚步。
    她轻轻推开那扇已经破败不堪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与萧条。
    屋内的小草与菌菇早已在干旱中枯萎,只留下一片片枯黄的残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