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货不对板。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百分之三十的篇幅是近代史以及主角在国内所面临的各种磨难,剩下百分之七十的篇幅是远渡重洋、去到美国所面临的冷眼磨难,以及赛场上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票房,都不会过于遇冷,说不定还能大爆。
    可它硬是大篇幅讲述国内近代史,然后主角远渡重洋、到达美国后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赛场上的故事,全都一笔带过。
    2008年了,国内的观众看过太多讲述近代史主旋律的影视作品。
    相较之下,观众更想看的是主角远渡重洋、以及到达美国的遭遇与赛场上的故事。
    这些东西,才能在奥运年,勾起观众的情绪。
    因为,2008年,是奥运年。
    全国热情澎湃的是奥运氛围,而不是其它。
    好比十多年后,对峙氛围渲染起来后,主旋律电影上映,差不多都是几十亿的票房收官。
    而后等这些情绪消耗完毕,主旋律电影的票房又慢慢遇冷。
    2008年亦是同样的道理,全国渲染起来的是奥运氛围。
    “奥运电影”,才能收获票房。
    “怎么样?”韩三坪眼见王树已经初步翻阅过手里的剧本,笑呵呵的问。
    “不错的剧本。”王树合上剧本,不动声色的应了一声。
    “有没有兴趣?”韩三坪笑着再问。
    王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面露疑惑,故作不解的问道:“韩董,据我所知,这种剧本,应该有不少前辈有兴趣才对,怎么想到了我?”
    他所说的前辈是客套话,指的是诸多学院派导演。
    2008年是奥运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电影是由体育局、国内奥组委联合影视局推动。
    是一项.任务。
    内地导演混到张一谋、顾长伟、陈恺歌、冯小钢等一类,自然没有兴趣。
    对于他们而言,执导这种电影吃力不讨好。
    可对于圈子里的其他导演,这部电影可是个香饽饽。
    韩三坪笑了笑,平淡的说道:“确实有不少人拥有想法,不过我觉得你挺适合的。”
    这话尽管没有明说,却也把意思表述了出来。
    是在告诉王树,是他为其争取了机会。
    韩三坪找来王树,本就是出于关照。
    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性质,只要王树拍出来的影片不错,华表、金鸡这些电影节的大奖必被收入囊中。
    这些奖,都是国内的大奖。
    虽然在国际上算不上什么,但是在国内却是实实在在的顶级奖项。
    5000字会有不太明白字数的读者觉得点币花的多,还是4000字一章吧
    然后,从下个月一号起4000字一章,每天更两章。
    被删减了几百字,补充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