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一、淮北是个好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语境中,这些人皆是父老、甚至是所谓贵人子弟的守护者。
    其中蕴含的思维差异,并不难理解只是,若让大周士人也有这般认识,需要大周官员做的事就太多太多了
    身为官宦子弟的钟炎,自然能想明白两地有这般差异的原因,不由微微羞愧。
    可随后,他却问向崔载道,“崔学弟,你身兼多职,又得众多功勋子弟敬重,不知令尊是.”
    这话,稍有拆台之意,暗指崔载道也是官二代才有机会和这群贵人子弟相交。
    但几人确实是这么想的,只是思来想去也没想起淮北系中有哪位重臣姓崔。
    崔载道却风轻云淡道:“家父已于阜昌九年的水患中罹难。”
    “.”
    谁也没想到是这个答案,钟炎忙道一声‘抱歉’便打算就此打住这个话题。
    可崔载道望着悠悠碧空,缓缓道:“那年,家父罹难,我与母亲一路逃荒至蔡州,在城东王妃娘娘庙旁的窝棚住了四个月,幸得王爷庇佑,有吃有穿.后来,蓝翔学堂招生,我以当届前十的名次被录取,但我并非烈士遗孤,享受不得免学费待遇,彼时母亲已打算将我送去商家做学徒.”
    贫寒子弟,大抵都经历过此等难处,最为感同身受的关惠民便是明知崔载道肯定入了学堂,依旧忍不住问道:“那你怎办?”
    崔载道平静笑笑,“那时我并不知晓,王妃在学堂里设有助学金,为我等贫寒子弟支付学习、生活一切费用。后来,王妃专门派人找到我家,送上束、衣食等,并为我母亲在纺场安排了差事。这才有了我如今一切。眨眼已过八年,但王妃娘娘与我的亲笔信中,那句话我至今记得清楚.”
    “甚话?”
    “便是我方才讲与何肚儿的那句君子当自强不息!”
    众人不由再次沉默,此时方知崔载道对何肚儿殷殷嘱托,竟有种传承之意。
    是王妃善意的传承,也是淮北某种精神的传承。
    淮北之美,不止美在民丰物阜,更美在充塞于天地间的昂扬向上之精神!
    隔了半晌,崔载道忽朝钟炎豁达一笑,只道:“钟兄若觉得我背后有依仗才有了今日,却也不差,我背后啊,是王爷、是王妃,是我蔡州百万父老.”
    钟炎不由脸色一红,却也拱手诚恳认错道:“钟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在此向崔兄赔罪”
    旁边的关惠民却更为感叹,忍不住道:“淮北十年光景,竟成天下乐土,原因就藏在王妃引用的圣人之言中啊!君子当自强不息,晋王如此、王妃如此、崔兄亦如此淮北,真是个好地方!”
    “我等共勉之!”
    “共勉!”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