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七、密谋除奸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38章密谋除奸佞
    腊月二十,东京城东北二十通津关。
    卯时刚过,晓月残星,关内却已是灯火通明,人声沸腾。
    自齐国宰相蔡源以下,三省中枢、六部主官人人身着朝服,列于街旁。
    鸿胪寺卿张行衍,则在催促着安丰朝太上皇的仪仗,以免耽误卯时三刻出关。
    而临安朝的特使陈伯康,已经带着庞大使团早早等候。
    一眼看去,这座不大的关隘,可谓遍地朱紫、重臣云集。
    这般大的排场,自然是为了迎接楚王归京
    早在十月间,蔡源大约确定了楚王回归的日期之后,便以国书邀安丰、临安两朝皇帝一同北上。
    理由也很充分,楚王此次于辽东大胜,带回了周国‘显恭皇后’的遗骨,迁葬东京。
    大周以孝立国,临安柴崇来东京亲自参加嫡母归葬事宜,十分合理吧?
    可实际上柴崇唯恐来了以后被扣押不允回返,哪里敢来,可不来又不合孝道,竟吓得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这病来的非常是时候,总之,‘十分想亲自去东京’的柴崇因病不能成行,便委托了秦会之前往。
    可.这秦会之却比柴崇还恐惧此行,却也比柴崇还要狠,成行前竟‘不小心’跌断了腿。
    经御医诊断,秦相的腿确实打断哦,不,是确实跌断了。
    最终,经柴崇和秦会之两位病人的苦苦央告,陈伯康同意担任了此次出使的重任。
    而安丰柴极那边,起初也不太想亲自来东京。
    只不过,十月某日朝会时,根本没用上陈景安开口,户部尚书阮显芳出列道:“晋王荡平辽东,一为我大周报了丁未国仇,二来为陛下报了家恨,于情于理陛下都要亲往。陛下若不去,恐晋王不悦。”
    ‘恐晋王不悦’
    陈景安在朝中还讲究个君君臣臣,大多时候比较给柴极面子。
    可这阮显芳身为金国降臣,时时刻刻就突出一个‘想晋王之所想、急晋王之所急’,他才不管那么多,就是赤裸裸的威胁皇上,你可别惹我老板不高兴啊!
    不过,他这话当场便起了作用,柴极同意了北上。
    兴许是为了安全,他这回几乎将整个安丰朝廷的官员都一起带了过来.大约是想着众目睽睽之下,便是为了观瞻,也不会有人动他。
    卯时三刻,连同护卫、仪仗,共千余人的队伍鱼贯出关,在通津关外的田野列队等待。
    隆冬腊月,滴水成冰,还挺冷。
    这一等,直接等了两个多时辰,就在众臣冻得流鼻涕、跺脚之时,终见东北方向,一列骑兵扛着楚字王旗缓缓出现在了视线中。
    巳时末,双方汇合,好一番寒暄。
    半时辰后,调头去往东京,闻讯赶来的百姓,早已将沿途围了水泄不通。
    他们有的是在等待和南归亲人相认,有的是在等待瞻仰南归宗室灵柩。
    只不过,南归大军人数众多,队伍绵延几十里,南归百姓位于后军,要等待明日才能抵达。
    未时初,运有一千多支棺材的前锋途经京东皇陵时,停了下来。
    这一千多具遗骸中,有包括先皇后、嫔妃、皇嗣的宗室成员二百余人,余者大多是当年被掳后随同柴极北上臣子及其家属。
    礼部杜兆清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联系了家属,有后人认领者,便将遗骸交给对方迁葬祖坟。
    前来认领的家属中,齐周皆有。
    周国三司令吏曹万德长孙曹柏,在崔载道、关惠民、钟炎等齐周学子的簇拥下,好不容易挤到了一处负责交接的文吏公案前。
    “麻烦则个,小可先祖乃原周国侍制曹培,特来认领祖骸。”
    那文吏闻言,先在籍册上一阵翻找,待找到对方姓名,才道:“请将户引与我一看。”
    这‘户引’便是齐国礼部出具的证明曹柏和曹培是一家的证明,以免家属领错遗骸。
    曹柏将户引递给文吏,文吏细细查验后,又开出一个条子,指着身后分别挂了‘甲乙丙丁’的草棚,道:“令祖暂寄甲二六,你持此凭证,便可迁走。”
    曹柏拿了条子,急匆匆冲到挂有‘甲’字木牌的草棚下,一军士查看了条子,带着他们走到了第二排第六个的棺材,机械式的说了一句,“节哀,大军行军条件有限,只一口薄棺暂存英灵,家属见谅。”
    军士这话,明显是上头大人交待过的。
    可曹柏看了一眼那口棺材,却再也挪不开视线了。
    一旁的钟炎连忙替曹柏答了声谢,随后也看向了薄棺。
    只见那棺材上蒙有一块白布,上书:宝文阁侍制、朝散大夫曹公讳培。
    曹柏今年刚二十岁,因祖父、父亲皆为周官,不便前往齐国,才由他来认领曾祖骸骨。
    说起来,丁未时他才两岁,随父亲在外地为官,并未经历过那场浩劫,也对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