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街市上,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家酒楼,便指着那家酒楼说道:“幼平、子敬,你们也累了吧,走了这么久的路,也算是跋山涉水了,好不容易来到这燕国,如果不尝尝这冀州的酒,岂不是白来一遭?”
“公子,这怕是不好吧,咱们从黎阳一路上走过来,都是伪装着,酒楼人多嘴杂,万一遇到什么意外,暴露了身份,那真是得不偿失啊。”先前说话的青年就是少年口中所唤的子敬,子敬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做鲁肃。
鲁肃身边还有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那大汉就是周泰周幼平,而他们两个人前面的的少年就是孙策。
半个多月前,孙策、鲁肃、周泰趁着被关押着的典韦闹事,文丑去看护典韦之际,从燕军那里不辞而别。三个人本来是打算要回吴国的,可是走到半途,孙策突然改了注意,说要去燕国看看,说是要打听一下燕国的民情,想知道为什么燕国的百姓那么拥戴林南。
当时鲁肃、周泰都极力反对,但是拗不过孙策的一再坚持,最终同意了下来。
后来,鲁肃便想出了一个计策,暂时混进了燕军的军队里,然后等在黄河边,恰好燕国娘子军被大船运到了南岸,他们便混上了船,乘船返回了冀州,之后一路向北,一路上乔装打扮,这才到了邺城。
一听说喝酒,周泰眼睛里就冒光,想想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没有吃过一顿好饭,也没有喝过一口好酒,此时既然孙策主动提出来了,那他当然同意了,跟着孙策便向前走,兴奋地喊道:“好啊好啊,咱们去喝酒。”
鲁肃皱起了眉头,拦住了孙策和周泰,说道:“不行,喝酒容易误事,最好不要喝酒,我们现在是在燕国,不是在总之不行就是不行!”
“公子,子敬先生不让,那咋办?”周泰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孙策一眼,问道。
孙策笑道:“子敬不喝,咱们去喝。反正钱在你身上。”
“说的也是。”周泰笑了,白了鲁肃一眼,便跟着孙策走了。
鲁肃一脸的窘迫,摸了一下自己干瘪的肚子,便说道:“罢罢罢!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三个人一起来到了一家酒楼。一进门,周泰便扯着嗓子大声喊道:“老板,有什么好酒、好菜,尽管上。”
此时并非饭点,所以店里面没多少人,除了店老板和店小二外,就只有孙策、周泰、鲁肃三个人了。
店老板一听周泰说的是外地口音,便笑嘻嘻地凑了上来,说道:“听三位口音。好像不是冀州人吧。我们冀州人最好客,三位要点什么,尽管吩咐,小店照办就是了。”
“嗯,我们是外地来的,要到蓟城去,路过此地,刚好肚中饥饿。店家。你小店里有什么好的酒菜,尽管上。我们不会少给你们钱。”鲁肃坐下之后,回答道。
店老板道:“好的好的,请三位稍等。伙计,给三位客官上酒。”
店小二端来了一壶酒,说道:“三位客官请慢用。”
“慢着!”周泰看了一眼酒壶,便十分的不满意。一把抓住了店小二的手臂,说道,“能不能换整坛子的酒?这么一点,不够喝啊!”
店小二笑着说道:“好的,就来就来。客官要多少?”
“先来三大坛!”周泰豪爽地说道。
店小二一喜。心想生意临门了,便立刻抱上来了三大坛酒,放下之后,便要走的时候,却被孙策一把拉住。
“客官还有何吩咐?”店小二问道。
孙策嘿嘿地笑道:“小二哥,我想问你点事情。”
“客官请问。”
孙策缓缓地问道:“我们是从魏国逃难过来的,中原在打仗,我们怕受到波及,听说燕国安定,便过来了。我听说燕王减免了燕国境内除了幽州以外的三年赋税,而且只要是迁徙到燕国的其他州郡的百姓,都能分到田地,还给盖房子,安置住下,并且享受同等的赋税减免,这事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只要是在我们燕国的老百姓,已经差不多两年没有交过赋税了。当然,幽州的除外,因为幽州之前减免过了,所以不再减免了。”
孙策好奇地问道:“不征收赋税,那怎么养活那么多的军队?没有赋税,府库就会空虚,那官府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
“客官果然是外人,不过在燕国,官府才不靠赋税呢。”
“不靠赋税,那靠什么?”
“靠采矿。”
“采矿?采什么矿?”孙策越听越离奇,便问道。
“采的金矿、银矿、铜矿、煤矿、铁矿还有其他各种矿产,这些矿产都是官府控制的,每年开采出来的金银够足够维持咱燕国几十万大军的。而且,除此之外,只要百姓有需要的,还可以出售给百姓,也就是说,官府也经商,也做买卖,所以,官府的钱,大部分来自买卖的钱。”
孙策听完之后,便松开了店小二,加上沿途打听而来的各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