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孙策听后,终于什么都明白了,对张昭道:“相国大人尽管放心,策瑜军从此以后将不复存在,本王会妥善安排的。还请相国大人以后继续为国尽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本王商议,本王有勇略,却没多少智略,以后兴盛吴国,还得仰仗相国大人!”
张昭此时深受感动,原来孙策留下他不是找麻烦,而是解决误会。他当即拜道:“大王,从此后。张子布必定为国尽忠,万死不辞。”
“好。相国大人,请随我来,我已经让人备下薄酒。”孙策笑呵呵地拉着张昭便朝偏殿而去。
吴王宫的偏殿,孙策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来宴请张昭,两人也消除了之前的误会。席间,孙策向张昭询问了一些治国之方。张昭也都一一进行了回答,君臣两个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大王,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张昭一脸的疑惑,缓缓地说道。
“但说无妨。”
张昭道:“燕侯派使臣送来的礼物。包括一千张连弩,五百副钢制盔甲,五百柄钢刀,还有造船的图纸燕国之所以强大,正是拥有了别国所没有的东西,连弩为燕国所造,几乎每个士兵佩带一张。还有那精良了武器和战甲,虽说并非人人都能够佩带,但是大部分燕军士兵都用的是钢制的盔甲和武器百炼钢的技艺并非每个铁匠都会,在吴国,能够拥有一把钢刀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可燕国从上到下几乎人人都有,这足以使得燕国变得强大只是,为什么燕国会把这些最为重要的礼物送给我们?难道就不怕我们仿制出和他们一模一样的武器和盔甲吗?”
孙策也是同样的疑惑,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他勉强的将这认为是林南在帮助吴国,毕竟他的父亲和林南之间有个约定,如今林南几乎要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了,可吴国却是那么的积贫积弱。
“也许是因为和先王的那个约定吧”孙策喝了一口酒,实在想不通别的原因了,淡淡地说道,“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要和燕国友好和睦的相处下去。相国大人,我想请你在全国召集能工巧匠,全部汇聚到建邺城来,对燕国送来的一千张连弩进行仿制,并且以造船的图纸打造大型战船。另外,召集所有铁匠,汇聚于会稽郡,寻访冶炼名师,教授所有铁匠掌握百炼钢技艺,燕国有的,吴国也一定要有,绝对不能仰人鼻息。”
“诺!”
“燕国使臣离开之时,再派遣一位使者出使燕国,向燕国表示我军的友好之意。”
“诺!”
经过两个半月的征战,燕军终于如愿以偿的占领了原,暂时停止了征伐。
林南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了弘农、南阳的宛城、汝南三地,先以徐晃为弘农太守、安西将军,在继续率领周仓、廖化、林阳、王君等人的基础上,又给徐晃派去了一万士兵,命令徐晃就地修建关隘,与潼关形成对峙。
其次,以张辽为安南将军,率军留镇宛城,让文聘、魏延副之,时刻注意着已经称帝的刘备动向。紧接着以陈到为平西将军,让其留守武关。最后,以黄忠为汝南太守、镇南将军,率部留守汝南,和张辽互为犄角,钳制刘备。
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头夏尾,天气也变得相对凉爽了起来,但是,在林南的心里,有一些事情,还是那么的燥热,不处理好,他根本睡不着。
七月二十六,出使吴国的司马朗回到了陈留,并且带回了吴国的使节,使节送上厚礼,表示愿意和燕国永久和睦相处下去,林南接见完吴使之后,担心的事情也放了下来。
八月初一,伤势渐渐好转的林南统一在陈留城召见被俘虏的魏军将领。
陈留城的太守府,以李典、乐进二人为首的一批魏军降将站成了两列,林南端坐在大厅。看了一眼手的那份长长的被俘虏的名单,见上面写着李典、乐进、董昭、毛玠、吕虔、任峻、夏侯离等人的名字,再一一环视了一遍众人,便放下了那份名单,朗声问道:“魏国已经不复存在,曹孟德虽然侥幸逃走。却归附了秦军,如今原为我所占有,诸位皆是魏国的栋梁,不知道可否愿意为我燕国效力,共同治理原,使得燕国繁荣昌盛呢?”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我等愿意归降,为燕侯效犬马之劳。”李典、乐进在被俘之后不久。就有了归降之意,害怕会因为自己而连累了家人,所以林南的话一落,二人便率先表示归降。
董昭、毛玠、吕虔、任峻等人都面面相觑,四个人心知肚明,天下大势已经明确的趋向了林南这边,随即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降。
当众人都跪在地上表示愿意归降的时候,只有夏侯离一个人却一脸冷漠地站在那里。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林南让其他人都起身,让他们都暂时下去。去各自歇息,并且将他们交给贾诩,量才而用。
于是,众人离开之后,大厅内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你就是夏侯离?”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