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被攻下,夫余人起大军十万兵临辽东城下。弄得华夏国的整个东北都震惊万分。不过,好在东夷各部没有参与此次叛乱,说白了,只是坐山观虎斗,一旦辽东被夫余人攻下,只怕东夷各部也会纷纷效仿。
十一年前,林南率军征服了东北,使得东夷各部以及周边的少数民族尽皆臣服,成为了当时的东北王。林南更是借助东北这一丰富的矿产资源,才得以一步步的问鼎天下。时隔十一年后,东北的问题依然能够牵动整个华夏国的神经。
辽东城里,公孙康、马岱、于毒、钟离牧都聚集在一起,商议准备怎么样退敌。
马岱首先说道:“叛军势大,我军兵力较少,而且叛军出其不意的进攻,致使我军连连丧失数座城池,我以为,当坚守不战,辽东城坚固异常,城中粮秣充足,只要等到援军抵达,便可进行反攻。”
公孙康作为辽东府的知府,以及安东将军,成为了辽东的实际首领,听完马岱的话后,当即说道:“就这么办吧,现在请诸位将军各自坚守不同的城门,等援军到来吧。”
?辽东城外,十万夫余人全部聚集在北门,营寨绵延出好几里地,黑压压的都是人,一眼望去,竟然是如此的雄壮。
正中的大营里,是夫余王尉仇台的大营,尉仇台端坐在大帐之中,召集所有的将领,正在商议着如何攻下辽东城。
尉仇台体格健壮,勇力过人,尉仇台一直奉行和周边人士和睦相处,又臣服于华夏国,许多年没有经受过战争的夫余人得以稳步发展。以前常常受到高句丽的威胁,自从林南率军东伐高句丽一举灭之后,夫余人就更没有了顾忌加上又和华夏国来往密切,所以得以派出使臣去蓟城学习汉人的治国之道。
派出的使臣陆续回来之后,尉仇台掌握了华夏国东北一带少兵寡将的消息,并且在夫余人内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废除旧制,沿袭华夏国的体制,同样制定出三省六部制,以便自己掌控夫余人。
除此之外,尉仇台还积极的改良兵器,大肆扩张军备,向北征伐,消灭丁零人占领了北部的大片土地。后来尉仇台听说华夏国正在西北、西南用兵,而东北空虚,便急忙调集兵力,发全国十万雄兵,出其不意的对华夏国发动了攻击,想借机占据辽东、辽西、东夷等大片土地。
尉仇台是个雄心大志的人,在夫余人的心目中也颇有威望,他读过史记,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所以表面上一直臣服于华夏国,记得那次对高句丽用兵,尉仇台就曾嘱咐其弟呼仇台,不要与高句丽人接战,保存实力,还要让呼仇台故意表现的懦弱一些,深深地迷惑了当时的林南,以至于在林南的眼里。夫余人一直是一头温顺的羔羊。
这次尉仇台突然发动袭击,并且接连攻下几座城池,大军如同席卷之势,直逼到了辽东城下。但是,尉仇台自己也知道,辽东城的坚固成都不能和其他城池相比。当年林南起于辽东,辽东算是林南的根基,而他此次也是要拔出这个眼中钉,将辽东据为己有之后,便可设立关隘,阻挠华夏军的援兵,那么他就可以在辽东称帝了。
“大将军。”尉仇台威武的喊道。
呼仇台当即站了出来,一脸的狰狞之色,身材魁梧的他。披着一件连环铠,看上去极有威严。只听他抱拳道:“大王。”
尉仇台当即吩咐道:“一切都按照原计划进行,辽东受到包围,华夏国必然会派出援军,以本王推测,必然是华夏国的爪牙乌丸人,他们都是骑兵,速度会很快。这两天先试着攻打一下辽东城,如果辽东防守太严密。就别再攻打了,专心设下埋伏圈,只等华夏军的援军抵达,只要消灭了援军,以辽东城内的三万兵力,根本不足以和我军抗衡。到时候城内士气崩溃,我军再强攻不迟。”
“诺!”呼仇台当即答道。
尉仇台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文武大臣,朗声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我夫余的杰出人才,此战关乎我夫余的存亡,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占领辽东。只怕就会引来华夏国的反攻,还有东夷的那帮崽子,他们都是见风使舵的人,现在是坐山观虎斗,一旦我军成功攻占了辽东,他们必然会群起而反之。可是,如果我军败了,他们就会刀兵相向。你们记住,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之处,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勇往直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我们夫余人的未来,大家共同努力吧!”
散会之后,尉仇台便做了精心的安排,十万大军开始分成四处,辽东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各自屯兵两万五千人,营寨就扎在城内外,堵着城门,不让城内的士兵或者百姓出来。
时值四月,山林里,百鸟悠徐地发出婉丽的啼声,而泥土的潮气,混和着野草和树叶的芳香。蓝湛湛的天空象空阔安静的人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在阳光下,周围远山就象洗过一样,历历在目,它看去好象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