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想连我的皮也扒了啊?”
贾诩听林南给他开起了玩笑,自己也笑了,两个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手挽着手,甚是亲密地回到了蓟城,倒是让围观的人都不求甚解。
一行人回到皇宫之后,荀攸、郭嘉、田丰、荀谌、蔡邕、邴原、司马防、囯渊、王烈、王文君、崔琰等人全部汇聚在大殿之上,见到林南来了,群臣一起参拜道:“臣等叩见陛下。”
林南径直走上了大殿,坐在了龙椅上,朗声说道:“卿等平身!”
于是,贾诩、盖勋和大殿中的众位臣子一起分别站在两边。
林南看了一眼兵部尚书王文君以及吏部尚书崔琰,急忙问道:“诏书你们两个人都接到了吗?”
王文君和崔琰一起站了出来,抱拳道:“启禀陛下,诏书臣等今日方才接到,还未曾动身。”
林南道:“嗯,最近天寒地冻,雪天路滑,行走不便,你们以九部尚书的名义去地方充任知州和知府,确实有点难为你们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如今华夏国人才缺少,一旦有合适的人才,我定然会让他们补上。”
王文君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镇南将军廖化文武兼备,持重老成,足可以担任弘农知府一职,而且他人现在就在弘农,只需陛下一声令下便可上任。”
林南想了想,扭头看了一眼田丰、荀谌、蔡邕三人,问道:“三位丞相以为如何?”
田丰道:“臣等附议。”
林南当即问道:“崔尚书,青州知州,你可有什么人选吗?”
崔琰想了想,回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军议校尉逄纪足可以胜任。”
“逄纪?那个贾老道?”林南好奇地说道。
崔琰道:“逄纪确实有大才,只不过,先前在袁绍那里,一直不太如意,所以索事从不关心,整天追求道家学说,其实只不过是怀才不遇罢了。臣以为,陛下这次洛阳选拔人才,唯才是举,真正有大才的人就在这里,足可以担任知州,而且游刃有余,辛毗、陈震、王修尽皆出任知州,唯独逄纪却列在其外,逄纪也自感愧疚,没能给陛下出谋划策过,于是写了一封‘罪己书’激到了吏部,祈求能够得到陛下的原谅。”
说着,崔琰便献上了一封书信,近卫接过去之后,便呈现给了林南,林南看后,见信中所写十分的惭愧,也有悔改之心,便抬起头问道:“崔尚书,逄纪何在?”
“正在偏殿候着。”
“传逄纪上殿!”
“遵旨!”
“传逄纪上殿”殿前武士高声呼喊道。
不久,逄纪戴着官帽,穿着官服,从殿外走了进来,一进大殿,便跪在了地上,朗声喊道:“罪臣逄纪,叩见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
“平身!”林南打量了一下逄纪,见逄纪此时一改往日的气息,精神头十足,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林南击败袁绍,接受袁绍旧部开始,以韩猛为的这一批袁绍的旧部,一直倍受排挤,若非中原大战中韩猛独自率领一支军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半个兖州,立下了辉煌的战绩,只怕还不会得到林南旧部的认同。
自从华夏建国以后,林南废除奴隶制,抛弃太监制,改善后宫,一切从简,还郑重声明四海之内皆兄弟,胡汉一家亲等理念,并且正式写进了国策,不停的融合华夏国所统治境内的一切力量,用法律作为约束,这才使得国中各种矛盾日益缓和。
在用人上,林南大胆启用投降过来的将领,刘虞旧部、公孙瓒旧部,袁绍旧部,吕布旧部,曹操旧部,只要是投降过来的,并且忠心的,都委以重任,或出任知州,或者出任知府,又或是出任知县,更有许多在军中担任要职,这种做法,也进一步消除了嫌隙,使得大家抱成一团,也使得华夏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中渐渐的得到了缓和,改善了许多人的人际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