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藩王是不允许带兵赴京的。</br>所以王阁老想的是淮南王他们带了一千兵力沿途护送,到时候这些兵如果到了京城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br>例如趁着江山无主的时候动什么歪心思。</br>但想了想,以京城的布防,要应付那区区一千兵力应当是没问题的。</br>所以他大笔一挥,批准了这个申请。</br>批完后,他又看了看别的奏疏。</br>有不少西南和中部地区请求朝廷支援赈灾的,一概先扔到一边。</br>赈灾的事情都拖了这么久了,再拖一下也没关系。</br>如今最要紧的,还是立小皇子为储君的事情。</br>只有小皇子坐上了那个位置,自己这权臣才算是做稳当了。</br>小皇子的身份其实还有疑问的地方,但成为储君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br>因为赵成书好像不想争了。</br>王阁老有些疑心,这是真的?</br>明明前一天还带着人和他在朝堂上争锋相对,结果只过了一天就说不干了。</br>这是个人都会觉得有点蹊跷。</br>“得在登基仪式办完后,赶紧把人送走才行。”</br>人在朝廷,就还有变数。</br>把人送回他老家去,手中的权力收回,支持他的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br>不管赵成书是想用辞官来逼自己就范,还是真的身体不好想回去休养了。</br>他主动开了这个口,自己也当着朝廷诸公的面极力挽留了。</br>接下来,在他反悔之前,早日把他送走。</br>没了这个强力政敌,以后整个朝廷再也没人能和自己抗衡。</br>......</br>这段时间,礼部每日都在加班加点干活。</br>在国丧之前,得把储君定下来。</br>赵老头还真的就没有再反对。</br>因为他对大周皇室的人已经失望透顶,觉得大周的子孙们谁做皇帝似乎都已经无所谓。</br>而且苏誉要做的事情,也让他很是在意。</br>苏誉说他要帮葛时揭露那些不为人知,会引起天下人注意的丑闻,本来应该让自己在朝堂上与他里应外合才更好。</br>然而苏却不是这样的。</br>苏誉想要自己回东南去,然后再做这样的事情。</br>赵老头总觉得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br>为了江山社稷清除害虫,又或是为了清大周皇室的歪风邪气。</br>苏誉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明显不是赵老头想的那样。</br>所以赵老头决定还是放下这边的事情回去。</br>无论苏誉要做什么,他这个做老师的起码能够帮一下忙。</br>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后,王阁老批复的关于东南的折子赵老头也很快得知。</br>不过他并没有多加理会。</br>因为苏誉都让他回去了,他自然不可能认为苏誉他们还会往京城来。</br>所以中途大概率是会出现什么变故,让苏誉他们无法准时顺利到达京城的。</br>……</br>就在小皇子认祖归宗,正式记入皇家族谱的前几天,西南总兵镇远侯那边发来急报。</br>说是西南顺南府城被暴民围城。</br>顺南府的百姓们连同原本要往京城去,途经此地的淮南王一家都被围困在城中不得出入。</br>所以他们恐怕赶不上到京城开了。</br>“西南的府城都被围了?”</br>马英伟皱着眉头说:“这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这些暴民必须得要处理了。”</br>赵老头在礼部衙门,文华殿只有马英伟和王阁老两个当值。</br>他说道:“西南总兵请求带领二万兵力去剿匪,平定匪乱的同时也把淮南王等人解救出来,好让他们能顺利赴京。”</br>王阁老一脸的不爽。</br>这时候出兵?</br>这时候上这种奏疏,简直是在给他找不痛快。</br>眼看小皇子就要顺利继位了,这时候还要他分心去处理这种事情。</br>而且这种国家大事面前要动干戈,可不是什么好兆头。</br>如今把持朝政的人是他,别人可会说是他这个做首辅的无能才会在这么重要的国家大事跟前还发生百姓动乱。</br>“这兵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