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蕉癌(求点月票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香蕉产业产值占到了海南水果产业的三分之一,农业产值的十分之一。
    土地、种植、收购、包装、运输,依靠海南香蕉产业赚钱的人数不胜数。
    然而在短短几天之内,香蕉产业链上靠包装、运输赚钱的人突然没事做了。
    种植户也很快慌了神,庄树岭不断的拨打收购商的电话。
    “穆老板,怎么突然就不收香蕉了呢?”
    “现在卖不出去了啊!”
    “前几天不是还好好的吗?”庄树岭心里咯噔了一声,说道:“实在不行,我再降点价,你再来收一次吧!”
    “我上次收的几车都还没卖完呢。”穆老板也焦头烂额,“老庄,你园子里香蕉没得蕉癌吧?”
    “蕉癌?没呢,穆老板,我这香蕉质量好着呢,眼看着都要成熟了,再不收就要烂地里了。”
    说着说着,庄树岭渐渐地有点急了。
    海南三月下旬的香蕉成熟可是不等人的,采收晚了,不方便运输还是小事,最怕的就是烂地里了。
    “真没办法…唉…嘟…嘟……”
    庄树岭愣在了原地,一旁,妻子手足无措的看着他,两个放学回来就跟着忙活的孩子,被晒得漆黑,一脸茫然。
    “真不收了啊?”
    庄树岭抿着嘴,“我再想想办法……想想办法。”
    两百亩香蕉种植园,每亩投资三四千元,按多年平均价格算,每亩也有几千元的收益。
    但卖不出去,一切都泡汤了。
    ……
    琼北,福山香蕉合作社。
    “社长,今天要发多少车?”
    “30车吧。”钱树银满含无奈的说道,原本福山地区每天该有100车,每车22吨香蕉销往岛外,现在只能出30车,相当于一天要损失三百多万元。
    而下面的人也瞬间就炸开了锅,“怎么越来越少?”
    “30车?剩下的香蕉那不得都烂在地里啊?发生什么事了啊,社长?”
    有人说道:“听说是有媒体报道蕉癌,现在那些城里人都不吃香蕉了。”
    “蕉癌?那对人有害吗?”
    “海南枯萎病很轻微啊,只有零星地区有,那是两广才闹得凶吧?”
    “城里人哪管你来自哪哦!”
    ……
    京城,惠农网驻地。
    才从陇省归来的张文心情不错,前两个月,相继完成了民勤蜜瓜、大棚蔬菜的品牌打造和代卖服务,既帮助了农户,也给公司带来了收益。
    关键是还在老板面前露了脸。
    张文来到销售部的办公室,说道:“大伙接下来关注下大蒜、洋葱等产品,今年种植面积大幅扩大,产销可能失衡。”
    “好…”
    就在这时,一名女子开口说道:“张总,早春南方香蕉可能有滞销的风险。”
    “哦?怎么回事?”
    “网络上这两天多了很多‘香蕉患癌’的报道,引起了消费者恐慌,网站后台的香蕉采销订单今天出现了大幅下滑。”
    张文皱了皱眉,“香蕉患癌?又是食品安全问题吗?”
    “还不确定。”王文莉想了想,说道:“但相关话题在问答版块也挺火。”
    张文看了看相关信息,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因为天禾在海南有制种基地和苗圃,所以惠农的产销代卖服务很早就进入了海南水果市场,但销量一直很稳定。
    现在突然下滑,可不是好的征兆。
    这两年也出过好几起水果上市高峰期,出现消费者恐慌,导致滞销的事件。
    “抓紧时间梳理下相关传闻的来源,等会儿开会。”张文沉声道,随后扭头去了曲升办公室。
    不一会儿,惠农的几位高层,以及一众骨干就聚集到了会议室。
    负责跟踪此事的王文莉开始介绍起了情况。
    “最早关于蕉癌的报道来自广州某农科院,该院的一位专家称,广东已有三千多公顷香蕉患有巴拿马病,对香蕉来说,这种病堪比人类的癌症,无药可治。”
    一干人员聚精会神的听着,心里已经有了某种猜测。
    随着发言人的介绍,很不幸,真被他们猜中了。
    “3月13日,羊城信息时报在专版刊登了三篇报道,标题比较夸张,引起了很多网络媒体的转载。”
    众人已看到了相关报道。
    头条标题‘广州香蕉/蕉癌/灭绝’分三行排列,并配发香蕉林染病的照片,十分醒目。
    具体标题以跨版通栏方式打出――《巴拿马病蔓延广州三成香蕉遭毁》
    副标题又称--《这种致命的香蕉病毒正在快速扩大感染面积,广州人几年后或吃不到本地香蕉》
    主打染病照片位于版心,占据了整个版面二分之一,极具视觉冲击力。
    小标题的措词也很吸人眼球。
    “昔日万亩蕉林今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