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原夏菜;无人机直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入手。”
    “只是国内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并不是很好。”
    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冲击最大的就是农产品领域,大蒜、生姜、蔬菜、茶叶、水果、蜂蜜……
    与此同时,国外还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检测标准,强化了绿色壁垒。
    即使高原夏菜的名气大,品质在国内也是前列,但绿色壁垒依然是一道坎。
    整个甘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10.17万公顷,仅占蔬菜的10.5%。
    以兰州为例,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蔬菜仅30万吨,不到全省蔬菜的5%,仅占兰州外调蔬菜的三分之一。
    就这,兰州高原夏菜也多次在农业部的蔬菜检测中排名第一。
    郭阳一点一点的回忆着杨恒等人撰写的项目申报书,其中有很多内容都值得思考。
    杨恒的目标锁定了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等措施。
    有机肥嘉禾不缺,河西牧业每年产生那么多牛粪,除了草原回收,大部分都加工成了有机肥和微生物肥。
    全王也有了生物农药。
    但基地土壤和周边生态环境有转换期,国内规定是2~3年,以高原夏菜区的情况,转换期是3年。
    如何说服和监管基地千家万户的农民,坚持常年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听了一阵,瞿阳也算是听明白了,说道:“老板放心,这事我来跟。”
    “本来也该你来跟。”郭阳笑道:“但不能因为项目补贴只有3万亩,天禾就做3万亩。”
    “面积做大啊?”
    “嗯,3万亩太小气。”
    “龟龟……”
    “青禾都有两百万亩,天禾不得加把劲?以后减少农残,也是嘉禾的一项重点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嘛。”
    郭阳愣了愣,也不知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让种子商店自然能量的积累速度加快。
    应该不会吧!
    这只是减少了伤害,并没有涉及到环境修复。
    瞿阳回来后,郭阳抽了一天时间和其去看了看今年的制种基地情况。
    尤其是金塔的20万亩土地,第一批苜禾1号在这里生长了4~5年,已然完成了他的使命。
    土壤也变得松软、深层、富含有机质,完全就是一片良田沃土。
    玉米苗也冲出了地面,整齐划一,青葱翠绿,几乎看不到缺苗。
    “难以想象今年这里的玉米产量得有多高!”瞿阳赞道。
    “3000斤以上是稳了,就看有没有机会冲击4000斤,制种玉米能达到这个产量,这片土地真的价值不菲。”
    “快赶得上普通制种户的两倍了。”
    这地确实是好,更难得的是5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一片盐碱地。
    而现在是膏腴之地。
    说实在的,苜禾有太多的人舍不得这块地了。
    这里是最初奋斗的地方,紫花苜蓿也给公司创造了足够多的财富,而且再维持几年也不成问题。
    怎么就要轮作了呢?
    郭阳也理解这种反对的声音,但良田就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苜禾1号在贫瘠的盐碱地上也能产出优质牧草,又何必浪费良田?
    轮作是必然之举。
    玉米、蔬菜、棉花、花卉、小麦……天禾的制种基地,两人都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天禾的运作体制已经比较完善,等天禾种业科学研大量出成果后,闭环就彻底形成了。
    郭阳暂时也不操心利用种子商店育种。
    还是攒攒能量,去国外搞搞事情,等国内这批种子消化得差不多,再来一波大的。
    忙了一天回到家,郭阳才想起答应众人的肉苁蓉还忘了准备。
    如果真忘了,还不得被埋汰成什么样。
    为了众人的家庭和谐幸福,郭阳只好又联系了下庄正,顺手又点开了开心农场的页面。
    等安排妥当后,才发现农场的聊天页面又积攒了一些消息。
    都是徐小雪发来的。
    郭阳只好一一回复。
    “哟,郭老板这个大忙人,难得又玩游戏了,这么些天,你的菜都被偷完了,宠物也要饿死了。”
    “哈哈哈,你这等级够高的哈,树也栽了不少,这环保卫士的称号给你是一点也不亏,有机会再多给我们写几篇报道叻!”
    “应该够了吧,前些天可说了不少天禾的坏话,也唱衰了粮食产量,领导都让我们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分。”
    “谢谢哈。”
    “就这?”
    “那请你吃饭?”
    京城的一间卧室里,徐小雪看着郭大忙人的回复,不自觉的笑了笑。
    “部里想出一篇关于种业的报道,总结一下种业发展的成果,想用嘉禾来当主角。”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