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海农场要购机,也不等付款流程走完,就先把MG-1给送了过来。
    江雨找了几个农场里常年操作农机的年轻小伙,来跟着学习操作。
    “试试,试试,赶紧拉去田里试试,这两天刚好到防治蓟马的时候了。”
    “对对。”
    农场里,不少好奇的农户,抑或者农机大户都在观望着,等着看效果。
    一行人去往了稻田边。
    当农场领导苏迎华来时,正好看到崭新的MG-1在稻田上空喷洒着农药。
    看了一会儿,效率确实很高,也很轻松,这就是科技种田啊!
    不止是稻田,淮海农场位于淮河下游,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东临黄海,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也是养鱼的好地方。
    当MG-1在滨海滩荡里精准的完成了饲料投喂后,只是几天的时间,就彻底打消了农场领导的顾虑。
    买!
    必须买!
    不只农场买,还要向职工和农机合作社推广。
    ……
    广东,水稻的主产省之一,人均水田0.3亩,田块的划分过分的小。
    早晨万里晴空,陈会怀却又把丰凯发布会现场的视频看了又看。
    在从事农机作业服务之前,陈会怀和妻子耕种着家里的那几分水田,以及打理数亩果园。
    单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把人累得够呛不说,效益也不见得好。
    于是两人一合计,陈会怀就通过向亲戚借款,银行贷款多方筹资购买了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做起了农机服务,翻地深、耪地平、起垄高、灭茬细……样样干净利落。
    除了干活质量高,收费还比别人低,生意自然火爆。
    经过多年发展,他成立了公司,拥有了现代化农机具100多台套,价值近1000万元。
    不过从昨天开始,陈会怀就魂不守舍,他看到了新的商机。
    鬼知道广东人为了解决水稻打药施肥,想了多少办法,广东的植保机械保有量也是全国领先的。
    但却从来没有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
    MG-1植保无人机,为水稻田植保而生。
    他没做过多的犹豫就下了单,等啊等。
    陈会怀终于等来了心心念念的植保无人机,简单的熟悉和培训后。
    他便跟着雇用的操控飞手一起连轴转,在周边的水稻田来回作业。
    几天后,MG-1便以施工成本少和作业收费低而受到用户好评。
    “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他们说话嘴要甜一点,干活要快一点,作业质量高一点。”
    陈会怀向年轻飞手传输着自己理念,熟不知,飞手也正想着要不要去贷款买机搏一把。
    现在这时代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有鹰的眼光,熊的胆量,狼的精神。
    ……
    酒泉。
    郭阳正看着媒体记者描写田间场景的一段话。
    “戽种不用手,机插田间走;施肥不挎篓,治虫站田头。”
    “水田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种田人的幸福指数,让种田成为了让城里人也羡慕的幸福职业。”
    植保无人机实实在在的对田间劳作方式产生了影响。
    发布会过后几天,植保无人机MG-1官网上的销售数据是91台,小精灵是146台。
    这个销售量还可以,但却远远算不上火爆。
    尤其是还有发布会红利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下挫。
    “谈到无人机,大家都想看表演,却不肯下单子。”
    这是目前的常态,价格毕竟摆在那儿。
    但别看数量不多,也带来了1000余万的销售收入。
    这个业绩让那些卖航模的厂商知道,绝对要发狂,这才短短几天时间。
    看了一会儿新闻,郭阳便准备再关注下苜禾今年的头茬苜蓿情况。
    罗修依然还没回来,这让郭阳出国的行程还要延后两天。
    由于轮作,苜禾今年的苜蓿产量将有所下降,但农户等外部产量却上升很快。
    所以总体依然保持着增速趋势。
    岛国的市场面临一些麻烦,质量检测变得更严格,但暂时应该还稳得住。
    并且,余小川在中东的工作也有了进展,沙特进行农业改革转型,苜蓿的进口量需求增加。
    沙特农业公司直接和苜禾签订了一份20万吨,价值6亿元的订单合同。
    狗大户还是很有潜力的。
    郭阳已经着手让余小川邀请狗大户高层来西北,看看苜禾如何治理盐碱,沙海如何治理沙漠。
    这两种地理环境同样困扰着狗大户。
    就在郭阳思考如何回复余小川的邮件时,宁小婧走进了办公室。
    “老板,约翰迪尔天拖公司副总经理李越刚才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影响很不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