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啤酒花;喀什葛尔胡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啤酒不对外卖是吗?”
    “暂时不会对外出售。”
    “为什么?啤酒行业很挣钱的吧?”丁磊疑惑了,明年是奥运年,啤酒业的赞助商就有三个。
    青岛、燕京、百威。
    这就可以看出啤酒业多有实力了。
    有钱难道还能不挣?
    嘉禾的啤酒明明很有潜力!
    郭阳笑道:“啤酒行业供需已经严重失衡,收购战、价格战、品牌战此起彼伏。”
    “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哦,对,今年啤酒花价格涨了,一斤鲜花价格达到了3元。”
    “亩产多少啊?”
    “一般亩产鲜花1.5吨吧。”
    “那种一亩啤酒花收入不是有9000元?种啤酒花倒是门不错的生意。”丁磊目光闪烁。
    这生意听着就有搞头,嗯,养猪比这还要赚钱。
    但郭阳却摇了摇头。
    “这只是暂时的。”
    “啤酒花原料成本越高,啤酒工艺改进速度就更快,对啤酒花、麦芽的依赖性就越低。”
    “再加上进口啤酒和原料的市场冲击,啤酒花市场没那么乐观。”
    丁磊遗憾的说道:“那以后真就只内部供应了啊?”
    “万一哪天我又心血来潮了呢?就和你突然想养猪一样。”
    “你这人忒没劲。”
    “哈哈,喝酒喝酒。”郭阳笑着问道:“对了,老丁平时喜欢喝什么啤酒?”
    “西湖啤酒要多一点。”
    “小马哥酒量好像也不错。”郭阳随口提了提。
    “不是不错,是很能喝,不过他喜欢喝珠江啤酒,我和他第一次喝酒就是喝的珠江。”
    聊起小马哥,丁磊的神色挺复杂。
    网易和腾讯的竞争激烈啊!
    郭阳也瞧出了意思,丁磊和小马哥两人早早就认识了,最后却背道而驰。
    不仅生意上,个人性格和爱好上也各不相同,一人向左,一人向右。
    “你和小马哥,就如同国内的啤酒市场,区域性消费可谓举世罕见。”
    “嗯,怎么说?”
    “喜欢喝西湖,小马哥喜欢喝珠江,其它地区也都有各自的啤酒品牌。”
    “京城喝燕京啤酒,青岛喝青岛啤酒,大连喝棒捶岛啤酒,沈阳喝雪花,四川喝蓝剑啤酒,济南人喝北冰洋,西安人喝汉斯啤酒,酒泉最喜欢喝西部啤酒。”
    郭阳意有所指的说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能强求谁。”
    “哈哈,也对。”丁磊笑道:“来,喝。”
    郭阳也闷了一口,香浓饱满的啤酒花和麦芽香味满溢口腔。
    “这种级别的啤酒原料,要说嘉禾没有想法,绝逼是在忽悠人。”丁磊信誓旦旦的说道。
    “你看人真准。”
    “你小子。”丁磊笑道:“据研究,没有难度的事,嘉禾一般不参与。”
    “谁研究的?”
    丁磊拍了拍胸口。
    他是真想知道郭阳是怎么想的。
    所以一直拉着郭阳不停的喝酒,这男人呐,一喝多了酒,就忍不住吹牛。
    郭阳也不例外。
    以嘉禾的啤酒品质,介入高端啤酒领域是没问题的。
    只是相比直接进入啤酒业,郭阳还是喜欢按自己的一贯作风来。
    先把原料搞好。
    新的啤酒花品种经过今年的种植,特性和风味口感都得到了验证。
    新品种有更大的根球,更好的藤比例,更少的叶子,这意味着更少的蒸发。
    目前玉门是全国最大的啤酒花生产基地。
    新品种无疑是极为契合环境的。
    只是才第一年,丰产特性难以验证,机械化栽培技术也还没完成配套。
    啤酒花产业的没落除了市场变化,也和自身跟不上时代有很大关系。
    啤酒花是多年生作物。
    玉门等地的啤酒花当年栽植的时候没考虑机械化的问题,导致后续主要依靠人力,成本极高。
    加上品种研发投入低,研发周期较长,一个新的商业化啤酒花品种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品种老旧无法更新,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
    以及国有农场职工集中退休,对雇工的依赖性太高……
    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啤酒花产业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另外一种原料:大麦,嘉禾目前也没有原料渠道。
    喝开了的郭阳,高昂着头,说道:“要做自然就要做好的!”
    “好!”
    “当浮一大白!”
    丁磊感觉自己知道了行业内幕,对农业的了解又深了一分,以后忽悠其它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汪浔芳看着两个斗鸡似的男人,一脸无奈。
    两位老板的动态时刻被关注着,这会儿一动,就吸引了众多目光。
    随即……
    加入了进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