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乌鞘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入了古浪。
    郭阳在路边居然看到了一棵沧桑的文冠果树,至少得有几十年树龄。
    “叮铃铃……”
    想的入神时,电话铃声响起,李兆会这时候居然打来了电话。
    “郭总,局我组好了,还请了几个娱乐圈的朋友,有成龙…时间定在明天晚上。”
    你给我说成龙,我只知道“duang”。
    成龙这时候虽然已经代言了霸王洗发水,但霸王洗发水中含有二恶烷还没被媒体爆料。
    “duang”也没流行起来。
    嗯…全王的洗发水也快了吧。
    郭阳说道:“李总,不好意思,我临时有急事,昨天已经回陇省了。”
    李兆会有些不悦的说道:“嗯?不是说好了组局吗?我这次特意邀请了几位对农业感兴趣的煤老板。”
    郭阳讶异了一瞬,没想到这位还挺用心。
    “下次吧,下次我攒局,这次确实是需要陪同重要的领导视察。”
    “那行吧。”
    这位晋省首富还挺好说话的。
    对农业感兴趣的煤老板,郭阳也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现在晋省煤炭业即将面临重大变革,煤矿企业关闭整顿和兼并重组即将开始。
    煤老板手中握着4000亿资金不知流向何处,即使有10%流向农业,那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郭阳想到了那株文冠果树。
    晋省栽培文冠果树的历史同样悠久,太行山上就有不少千年文冠果树。
    让煤老板转型种文冠果树,也许是条不错的路子……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文冠果树在北方就曾大量种植。
    只是因为低产、效益不好等种种原因又遭到砍伐和弃种。
    这两年原油价格高企,文冠果树才又火了起来。
    等原油价格大跌,估计又得熄火,但嘉禾的文冠果树品种:金螺,产量极高不说,在木本食用油中也是极品。
    以后除了生物柴油,还可以作为嘉禾粮油的高端产品进行开发。
    效益不低。
    等树苗大量出圃,似乎真可以试试。
    也不必局限于西北嘛。
    那乌鞘岭有没有可能种文冠果?
    普通文冠果树就很耐寒,即使在最低气温-44.4℃的哈尔滨也能安全越冬,但不能开花结果。
    嘉禾的金螺以后可以四处引种试试,这样只卖苗,就能是一大笔收入。
    文冠果树苗圃为了方便管理,建在张掖,等回酒泉时,可以顺路去看看。
    一路上的电话也不少。
    四月份正是忙的时候,瞿阳打电话来,种子套牌又死灰复燃!
    天禾的辣椒,以及天玉1号,市面上最近都冒出了类似的种子。
    冒牌的制种基地分散在疆省各地,打假队这时候已经调查不过来了。
    这势必会对天禾今年的销售造成影响,但也没办法,套牌这种事打不绝,前两年也赚足了利润。
    也改变不了天玉主导市场。
    但打假也不能放松,抓住一个,就直接往死里整,要让人付出代价才会有所顾忌。
    连续处理了几个工作电话,已经到了武威地界。
    这时杨国成又打了电话进来。
    “老板,我离职手续办好了,什么时候出发去老挝?”
    郭阳先说了下这边的情况,又说:“你先在京城等两天,陪陪家人,到时候从京城出发。”
    “行,要不要我再招几个人?”
    “当然可以。”郭阳顿了下,沉吟道:“有时间再研究一下资料,我们争取一次拿下。”
    “那还要准备协议文书等等。”
    “我给你个联系方式。”
    沟通完,郭阳又把宁小婧的电话发给了杨国成。
    就这么一会儿,已经能看到了石羊河。
    石羊河流域治理包括三个方面:上游涵养水源、中游管理调度、下游节水恢复。
    上游就是乌鞘岭,涵养水源,恢复植被;
    中游就是武威,发展节水高效产业,但目前还并没有看到;
    中下游的分界点就是红崖山水库,沙海农牧的重点区域在下游,情况又好转了不少。
    郭阳直接回了民勤大哥家。
    见大领导应该就是在青土湖,中上游暂时用不着他操心。
    把车停在小区楼下,郭阳和罗修提着礼物上了楼。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到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满屋飘香。
    郭阳凑到厨房,问道:“嫂子,做得啥,真香啊!”
    田英笑道:“没做啥呢,你电话打得太匆忙了,就弄了点羊杂碎,煮了点羊肉沙米面,你小时候可爱吃这个了。”
    “嘿,我现在也惦记着这口呢。”
    “哈哈,那等会儿多吃了。”
    也许真是一路提心吊胆,食欲确实高涨不少,郭阳和罗修都吸溜了一大碗。
    “好吃,还是那个味!”
    田英说道:“你这可就没吃出来了吧,这面粉用的小麦种子是天禾的,现在县里都知道本地出了位大老板。”
    郭阳笑了两声,见大哥有点闷,又和他聊了两句。
    郭山说道:“你这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啥时候是个头啊,挣那多钱干嘛,现在县里都时不时找我拉投资。”
    郭阳想了会儿,“要不你两老出去旅游,趁还年轻,祖国大江南北多跑跑。”
    “这人生地不熟的……”
    “那就这么说好了。”郭阳一锤定音,说道:“刚好我想买房子了,你们走到哪儿,觉得好,就给我说。”
    “这…这……”
    “就这么说定了。”
    “那也行。”
    吃了午饭,又小坐了一会儿,陪着聊了会儿天,郭阳便准备走人,顺便又给两老转了五十万。
    按两老的风格,这钱足够用很久了。
    出了县城,沿北一直到项目区,沿路的变化更明显了些。
    从红崖山水库延伸出来了两条输水渠,渠道的两边都种上了红麻、牧草等植物。
    虽然长势不好,勉强染上了绿。
    枯水期,渠里本该没水的,但可能是大领导要来,明显水库已经提前好几天开始输水了。
    让植被的状态好了些。
    直到到了沙海的项目部,都依然染绿,周边的梭梭林也发出了嫩芽,这个兆头就很好。
    “老板,你可真是挑了个好日子来,今年的肉苁蓉,不得了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