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赵匡胤:别急,慢慢狡辩,朕洗耳恭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赵光义这个弑兄杀侄之辈也没落個好,不仅其本人在之后的北伐中喜得‘至尊驴王之高梁河车神’的称号。
    其后世子孙赵佶、赵桓、赵构还喜提‘大金好大儿’之名。
    其从其长兄赵匡胤手中篡夺而来的大宋更是因为这三位大金好大儿沦为外族玩物,最后更是被后世称为鼻涕宋,并被冠以‘大怂’之名耻笑万年。
    最可笑的是,赵光义此人在篡位之后,为了掩盖自己谋杀亲兄的罪名,虚构出了个金匮之盟。
    说什么一次他陪赵匡胤去看望生母杜太后时,杜太后以主少国疑为名让赵匡胤立下诏书盟约,约定其死后将皇位传给他,并将此诏书藏于金匮之中。
    简直可笑至极……】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香孩儿,没看出来你还有这等豪情壮志。”
    后周,显德五年,柴荣笑眯眯的看着他面前打摆子的赵匡胤,眼神意味难明。
    而他面前刚夸柴荣吉人自有天相的赵匡胤则脸色惨白的看着光幕中那刺眼的宋太祖三个大字,最终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臣,臣……”
    …
    同时,大宋,建隆二年,开封皇宫。
    “烛影斧声?”
    “吓死?横死?”
    “匡义,哦不,应该是赵炅,你可真是朕的好兄弟啊。”
    “来来来,不知你可否为愚兄解释一下何为烛光斧影?何为好为之?
    难道不是好自为之?
    还有,吾儿德昭是如何被你吓死的?
    吾儿德芳又是如何横死的?
    你的大宋,又是为何会沦为外族玩物,被人用大怂之名耻笑万年?
    还冠以鼻涕宋之名?
    哦对了,那金匮之盟又是什么?为何朕从来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
    莫非是朕年老体衰,忘了?
    要不你下去找母后问问?
    还有,你那个至尊驴王又是怎么回事?”
    “皇皇皇皇皇兄,臣臣臣臣弟冤枉,你听臣弟狡辩……额不对,是解释,解释!”
    “呵呵,别急,慢慢狡辩,朕洗耳恭听。”
    赵光义:“……”
    众人:“……”
    …
    与此同时,诸天万界的各大帝王将相也是脸色古怪的看着光幕中那晃动的烛光人影。
    尤其是那些听说过,知道宋朝历史的后世朝代位面,一些人更指着光幕哈哈大笑。
    更有甚者直接一脸鄙夷的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觉。
    …
    【以上,便是本次盘点人物后周睿武孝文皇帝柴荣短暂而又可惜的一生。
    其人与后唐庄宗李存勖相比,虽不尊唐庭正硕,但胜在明政典法,施政有方,不似后唐庄宗李存勖那般天马行空奇思妙想。
    所以,其人的死也算是茫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遗憾,因为他若不死,以他的骁勇,幽云十六州必回。
    他若不死,赵匡胤永远是赵匡胤,成不了宋太祖。
    届时,华夏历史或许会是另外一个局面,更不会有后来的五百年屈辱。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与后果,可惜,可惜。】
    【好了,本次盘点到此结束,三日后将进行最后一位盘点,诸位敬请期待哦】
    “……”
    后唐,同光元年,洛阳,满身是血的李存勖无语的看着光幕中那对自己的评语。
    他面前,数十名伶人横七竖八的倒在血泊中,一个貌美妇人失魂落魄的跌坐在他脚边,双眼无神,脸色煞白。
    而在他面前的大殿内外,无数持刀披甲的军士杀气腾腾的持刀而立。
    “郭崇韬。”
    “臣在!”
    “替朕下罪己诏,为所有神迹中被朕坑害的军民致歉,并追赏大唐境内所有军士三月晌银,免大唐境内各州镇一年赋税,并择全军斩十人及以上者入京,朕要扩建‘从马直’。
    另外布告天下,从今天开始严禁任何人进献伶人,违者杀,三族不得入仕。
    伶人非诏不得入内,不得擅议朝政,违者诛九族,宦官全部召回。
    同时在各州府张贴招贤榜开科取士,并将其定为永例,三年一轮。”
    “陛下……”
    “岁时暮,景难留,不觉朱颜失却~~~~”
    “好容光,且且~须呼宾友~~”
    “西园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
    “……”
    看着眼前这个正常不了几秒钟就犯病的玩意儿,郭崇韬无奈,只能苦笑着低头。
    “臣遵旨。”
    “吾等谢陛下隆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