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是很不以为然的。」
「又听说很多考生朋友,想要通过购买《翰林》的方式,来沾沾满分案首的才气,我更是觉得荒唐可笑。」
「考个满分案首,就有才气了?县试分数高,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唐渊记忆力强,跟才气有哪门子关系?」
「或许有人要反驳我,说唐渊写了《三国演义》,而且还上《翰林》连载了,这还不够说明他有才气?」
「说起这个,我就更想笑了。《三国演义》我看过,里面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太多了。」
「光是前面十几章,我随随便便都能列举出好几处。」
「譬如,“桃园三结义”根本就不存在;华雄根本就不是关羽所杀,而是死于江东孙坚之手;还有三英战吕布,也是假的,刘关张根本就没参与过虎牢关的战斗,等等等等,太多了。」
「这么一本错漏百出的书,居然能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真是世风日下。」
「《翰林》作为我大夏文学期刊的领头羊,居然刊载这种对史实胡乱编改的垃圾作品,就不怕误人子弟?」
「《翰林》这么做,或能得一时之利,可从长远来看,必然是弊大于利。」
「如果《翰林》幡然悔悟,那还有得救,否则,不用多久,我们就能看到,《雅俗》超越《翰林》。」
「不信,我们走着瞧!」
这微博一发布,立刻引来了众多吹捧。
「阎教授简直说到我心里去了。那本《三国演义》纯粹就是垃圾。」
「唉,《翰林》堕落到这个地步了,我这个老读者实在看不下去,从今天开始,取消《翰林》的订购。」
「老阎说得太对了,改编不是胡编,我们哪怕是写历史演义小说,也得秉持着对历史负责的严谨态度。」
「……」
南诏行省。
建西大学文学院办公室,阎广志看着微博评论,满意地捋须而笑。
他对于《翰林》的不满,由来已久。
像他这样成名数十年的文坛名家,写的稿子,哪个期刊杂志不是抢着要?
可《翰林》倒好,居然接连拒了他十次。
瞧瞧!这是人能干的事?
简直一点都不尊重文坛前辈。
现在,《翰林》居然连《三国演义》这种胡编乱造的小说都收,堪称文坛耻辱。
身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坛前辈,就该对文坛的这种乱象,重拳出击。
起身接了一杯热水,重新坐回电脑前,一刷微博页面,眼睛顿时睁得溜圆。
只离开这么一小会,评论居然暴增上千条。
“看来,老夫的这条微博,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呐。”
老阎有些得意地哈哈一笑,精神抖擞地挪动鼠标,点进了评论区。
「嘁,你说唐渊没才气,那好,你写首《临江仙》给我品鉴品鉴呗?」
「啧啧,让我看看,我们文学院的阎大教授,有什么大作?《顺高祖风流秘史》、《燕文帝艳情录》,噗哈哈哈哈哈……这写的什么鸡脖玩意,我憋不住了,让我笑会。」
「我去,这老货也是写历史演义小说的,不过他写的是黄色历史演义小说[坏笑][坏笑]。」
「……」
「呸!他一个文字垃圾制造者,也配指责《翰林》、指责《三国演义》?」
「大家悠着点,我们的阎大教授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可别气出点好歹来。」
「……」
只看了几个评论,老阎就面庞胀红,眼前阵阵发黑,而后一阵天旋地转,直接晕了过去。
老阎的状况,暂时无人知晓,他的微博评论,却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
翰林社。
“印!开足马力印!”
“先加个三百……不,五百万册!不够再说。”
总编胡廉大手一挥,放下了电话,笑得那张老脸都成了风干的橘子皮。
而后看着对面的《翰林》主编赵鸿熙笑道:“老赵,你们这次干得漂亮。”
其实,刚听说《翰林》要连载唐渊的《三国演义》时,他心里是颇有微词的。
尤其是给出的价格,还那么高,风险巨大。
当然,《翰林》财大气粗,就算真亏了,亏掉的也就是九牛一毛,无所谓。
他顾虑的,是唐渊的名声。
虽《华夏好诗词》过后,唐渊的名声有所好转,但那些黑历史毕竟存在。
他担心这会影响《翰林》的声誉。不过,《翰林》主编坚持,他也不好反对。
可他万万没想到,《翰林》居然因为唐渊的缘故,一天就卖断了货。
“这我可不敢居功啊,功劳是我们编辑部,鱼安安那个小姑娘的。”
赵鸿熙也是乐得眼角满是褶子,打趣道,“是她天天拿着《三国演义》来找我,烦得我实在受不了,只能答应她。”
“这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