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娘气?帅气!(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永宁县,《翰林》销售火爆,这非常正常。
    毕竟,唐渊是永宁县本土明星,而且也是永宁县本土的满分县试案首。
    家乡父老为表达对他的支持,而去购买《翰林》,这完全说得过去。
    可刊载《三国演义》的第一期,就火爆全国……
    这大大地出乎了他的预料。
    在他的判断中,最起码要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场之后,《三国演义》才会真正火起来,《翰林》的销量也才会因此而真正地受益。
    毕竟在那之前,刘备这个主角之一,严格说起来,跟丧家之犬也没什么差别。
    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才开始风生水起,落魄主角从此变成了爽文主角。
    可现在《三国演义》以这样的方式,第一天就将《翰林》的销量拉爆。
    这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沾才气?”
    唐渊心情有点复杂地回复着微信消息,真是人在家中坐,销量天上来。
    之前去买《翰林》的时候,听到这三个字,唐渊是完全没放在心上啊。
    可现在不到一天,这三字已经火遍全国。
    如果他在接下来的府试、甚至院试中,继续成为案首。
    《翰林》销量,估计还会再次攀升。但是,以这种方式拉高的销量,肯定难以持久。
    等院试结束,《翰林》销量必然会回落。
    那个时候,能否稳住、甚至再次提升《翰林》销量,就得看《三国演义》的质量了。
    而这一点。
    唐渊是完全不担心的,毕竟这本书在前世已经经受过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心情平复下来,唐渊开始给自己准备减脂晚餐,也没再关注这件事。
    不过,这事在网络上的动静,太大了。
    晚上七点的《大夏新闻》,甚至还专门花了两分钟的时间,对此进行报道。
    这让原本没怎么关注网络动静的大夏民众。
    基本都知道了满分案首唐渊写的历史演义小说,正在《翰林》连载。
    《大夏新闻》这节目的地位,就跟唐渊前世的《新闻联播》差不多。
    他前世穿越那年,电视机都没什么人开了,看晚间新闻的,就更少。
    但大夏不同。
    这里电视开机的数量,仍然是十分惊人,《大夏新闻》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被它这么一播报,《翰林》热度暴涨。
    所谓人从众。
    看到很多人买《翰林》,自己好奇之下,也会忍不住去买一本看看。
    看到很多人买《翰林》,沾满分案首才气,哪怕是自己原本没这样的打算,也会有种想要试试的冲动。
    7月4日。
    只一个上午,紧急分发到府城各报刊亭的《翰林》,就再次被抢购一空。
    本要送往各县的份额,于是被全部截留了下来。
    对此,翰林社只能紧急联系更多的印刷厂,继续开足马力,三班倒地加印。
    7月5日,各府城,《翰林》依然紧俏。
    7月6日,府城的情况稍微有所好转。
    7月7日,断货好几天的众多县城报刊亭,终于收到了大量供应的《翰林》,而后迅速被县城民众抢购。
    7月8日上午8:30,全副武装的唐渊,远远看着桥头报刊亭挂着的“《翰林》已售罄”的牌子,不由得再次感叹前几天那小胖子判断之准确。
    他的“田”姓,是不用倒过来写了,不过,这个时候,他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他要是晚个两天,再把《翰林》拿出来卖,别说翻五倍,就算翻十倍、二十倍,应该都会有人抢着要。
    唐渊心中一笑,朝开过来的出租车招了招手。
    没错,广宁这小县城,也是有出租车的,但数量非常少,只有区区二十辆。
    唐渊昨天就订好了车,不然今天还真不一定能找得到车前往庐陵府。
    “师傅,庐陵贡院!”拉开后排车门坐了进去。
    “好嘞,请系好安全带。”
    四十来岁的中年司机,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唐渊?”
    “师傅,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唐渊愣了一愣,而后忍不住开口问道。
    自己戴着口罩、帽子,身型又比前段时间瘦了一些。
    都这样了,还能被一眼认出?
    “这个时候,前往庐陵贡献,要么是参加府试的考生,要么是考生家属。”
    “不管是考生,还是考生家属,都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严实。”
    司机咧嘴一笑,“除非你是唐渊。”
    “师傅厉害啊。”
    唐渊大方地摘下了帽子和口罩,既然已被认出,那就没必要再遮掩了。
    “真帅!”
    中年司机忍不住赞了一句,“不过,你现在可比我前些天在抖音上刷到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