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政清人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是否进行家产公示这件事上,崇祯态度很坚决。
    他十分清楚推行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遇到很多麻烦。
    但无论困难多大,他都得试上一试。
    不受监督的权力不会给百姓谋福,只会肆无忌惮的作恶。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每次朝会都讨论是否要公示家产。
    正反双方在朝堂上争的不可开交。
    暗地里拉拢对方,壮大己方的声势。
    政治游戏是少数服从多数。
    只要反对的声音多,政令就无法推行。
    看着私下里统计的数据,崇祯有些疑惑。
    他问邱瑜:“为何支持公示家产的多为四品以上的官员?而四品以下的官员大多反对公示家产?”
    邱瑜想了想,解释道:“公示家产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向朝廷备案,二是张贴在衙门外向百姓公示。”
    “品级越高的官员,接触百姓的机会越少。接触的越少,百姓们越找不出毛病,所以这一项内容对他们无关痛痒。向朝廷备案就更没压力了,锦衣卫无孔不入,只要想查什麽都能查清。”
    “与其抵制政策,不如逢迎政策。”
    “哦,”崇祯恍然大悟:“那四品以下的官员为何反对的如此强烈?”
    邱瑜认真说道:“品级越低,接触百姓的机会越多。以地方官为例,有权威的地方官才能震慑地方,而失去权威的官员会让地方失控。家产情况的好坏是官员的秘密和底线,把这个底线暴露出去,会让官员失去权威,尤其是那些穷官。”
    崇祯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退一步。”
    “陛下的意思是?”
    “四品及以上官员需要向朝廷和百姓公示家产;从四品及以下的官员只需填写财产清单,以密函的形式向朕公示,不向百姓公示。”
    “如此既能保证官员在百姓心中的权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贪腐。”
    “另外...这项政令只针对文官,武将不必遵守。”
    邱瑜本想坚持一视同仁,可是他已经入局成了崇祯的白手套。
    想和崇祯作对已经晚了,只能应道:“臣这就去写奏疏。”
    转天一早。
    邱瑜开始与京师的地方官联络,询问他们的态度。
    面对这项新政策,京师地方官的抵触情绪依然很大。
    但很快就有人找到了空子。
    他们发现不用抵制财产公示。
    因为没必要。
    全国四品及以下官员那麽多。
    就算每人写两张家产清单,加起来也有数万张。
    崇祯看的过来?
    即便看的过来,也无法分辨真假。
    况且朝廷此举是为了打击贪腐。
    真正的贪腐的人有各种隐瞒转移财产的办法。
    与其因为抵制政策而丢掉官职,不如提前想办法转移隐瞒财产。
    这种想法蔓延的很快。
    京师官员开始想尽各种办法转移财产。
    为了逢迎上意,他们一改之前反对的态度,开始支持财产公示。
    随着支持的人越来越多,崇祯授意邱瑜可以倒谢。
    腊月初八。
    邱瑜在早朝上向谢三宾发难。
    他还是像之前一样提议官员公示家产。
    不出意外遭到了谢三宾的反对。
    邱瑜立刻对着崇祯说道:“臣弹劾内阁首辅谢三宾铲除异己,谄颜媚上,贪墨无度,败坏朝纲!臣请陛下彻查谢三宾,以正朝纲!”
    “臣附议。”都察院的御史们率先表态。
    “臣也附议。”部分兵部的官员也表态。
    阉党的官员说道:“臣附议。”
    有人带头,就有人响应。
    谢三宾保持朝政太久了。
    他站的越高,看不惯他的人越多。
    谢三宾指着邱瑜的鼻子:“诬陷,你这是诬陷!”
    谢三宾的党羽立刻发起了反击。
    一个御史出班说道:“臣弹劾吏部尚书邱瑜,他把持吏部十多年,朝中上下,地方内外都是他的党羽。他铲除异己,谄颜媚上,贪墨无度,败坏朝纲!臣请陛下彻查邱瑜,以正朝纲!”
    “臣附议。”
    “臣附议。”
    接下来双方开始互相攻击。
    看了一会,谢三宾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此前的一个月里,双方每天都在朝堂上互相攻击。
    支持他的人一直比反对他的人多。
    今天反对的人比支持的人多。
    这是怎麽回事?
    片刻后,谢三宾猜到了崇祯要卸磨杀驴。
    他本想挣扎一番。
    可是他累了。
    自从担任内阁首辅以来,他不是在逢迎上意就是在袒护下属。
    他累了。
    现在他既不想逢迎上意,也没心思袒护下属。
    他只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