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大爷心里有个结。
    自从贾卫东住进四合院,对他们一家就一直不错,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在阎解娣的问题上,他觉得贾卫东有些不地道。
    阎解娣现在几乎整天不着家,心都系在了贾卫东身上了。
    虽然贾卫东对阎解娣也很好,工作一手包,还给她置办了院子。
    可对于定亲、结婚的事,贾卫东却横竖不提。
    三大爷也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自家闺女阎解娣可是个黄花大闺女,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跟着你小子算怎么回事?
    他哪知道贾卫东已经和周小米领证了,还怎么和阎解娣定亲?
    内地可不是香江。
    这时候,香江华人还是实行的《大清律例》,一夫多妻制。
    不过,这种有利于贾卫东这种LSP的婚姻制度,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71年10月,香江就会通过新的《婚姻改革条例》,开始实施一夫一妻制度。
    好在,只要在《条例》实施之前登记的,依旧受香江律法的承认。
    这也是贾卫东敢找这么多女人的倚仗。
    这要是在后世,这么多女人都成了无名无份的小三。
    还会像现在这样样一团和气?
    不可能!
    一个个为了上位那还不打破头?
    鸡飞狗跳!
    家宅不宁!
    想想都觉得可怕!
    这事儿阎解娣也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除了周小米之外,贾卫东的所有女人都一样是在香江做的登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是所有的女人都是在内地做的登记,就她阎解娣一个在香江做的登记,那她肯定会有想法。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性如此。
    阎解娣私下里也有选择的和三大妈说了一些。
    毕竟这事儿也不可能一直掩瞒下去。
    瞒不住的!
    三大妈刚开始心里当然也不得劲。
    可奈何自家的傻闺女死心塌地,而且都已经在香江做了登记,受香江律法保护。
    木已成舟,只能这样了。
    这事也就暂时瞒着三大爷。
    都知道他好面子,只能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说不过三大妈,三大爷一口气喝完了姜糖水,洗了把脸,钻进了被窝。
    还是被窝里舒坦啊!
    ……
    虽然天气很冷,但售卖点所在的街道却热闹非凡。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头攒动,一眼看去乌泱泱的全是人。
    拎着麻袋的、扛着扁担挑着箩筐的、推着自行车的、骑着三轮车的、拉着板车的…。
    五花八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都有。
    有些人家庭几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一个个摩拳擦掌,等待冲锋,就为了能囤上几百斤大白菜。
    这已经是街道组织的第二批冬储大白菜,要是买不上,那就无法安心地“猫冬”。
    这样一家人齐心办一件事的场面,除了过年包饺子,怕是也只有这时候能见着。
    京城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新鲜的时令蔬菜根本供应不上。
    大棚蔬菜呢?
    有!
    但是,那根本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
    而大白菜产量高,耐储存,自然就成了京城人冬天饭桌上的“当家菜”
    生吃、熟吃、荤吃、素吃、甜吃、咸吃…。
    菜帮子、菜叶子、菜心儿…。
    一颗大白菜,从里到外都有不同的吃法和讲究。
    白菜帮子最经典的菜式就是醋溜白菜、白菜炖粉条、白菜豆腐。
    白菜帮子做馅儿也是一绝,剁碎了包饺子、包子、做馅饼,味道都很鲜美。
    对于老京城人来说,过年的饺子,白菜馅是必不可少的。
    白菜叶子做法也很多。
    切碎了炝锅下面条,是家常美味。
    掰成大片涮火锅,清爽解腻。
    撕成小片拌上醋汁好的麻酱,那就是一道乾隆白菜。
    至于白菜心更是大白菜怀中的宝贝。
    切成细细的丝儿,加盐、味精,淋上醋和香油,讲究的人家再拌上点海蜇丝,拌匀了下酒,那简直人间美味。
    京城人几乎把白菜都吃出花儿来了!
    整个冬季。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蔬菜能够像大白菜一样,在京城人的生活里如此重要。
    几乎不可替代。
    老京城人常说:“要是把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这个比喻虽说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冬储大白菜对于普通老百姓家庭的重要性。
    ……
    旭日东升,天色微亮。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贾卫东和傻柱终于挪到了售卖点工作人员面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