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卷风雨087笑柄
一七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俄国正式向法兰西宣战!
……………………………………………………
按理说,这种消息一出现,那应该是会立刻在整个儿欧洲掀起轩然大*的,两个国家撕破脸皮正式开战了,谁又能关起门来不关注呢?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这世界上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谁还没有三五好友若干亲朋呢?虽然眼巴前儿还只是俄国和法国动了手,谁又能保证落了下风的一方不会开口求援呢?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既然关系好,那就要有相应的觉悟和担当,关系好那可不是光凭嘴上说说的,关键时刻就算不能光着膀子直接上,那也要在物资等方面伸出援手。
至于与双方都没什么关系的……那基本上也等于说话没有什么分量了,这些人更是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紧盯着事态的发展,以便在事情闹大之前能够顺利的选择一方阵营投身其中。想要关起门来保持中立?恭喜你,很有可能双方都已经惦记上你了!正经是应该看准机会做出选择,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啊!否则的话即便不被顺手抹掉了,无论谁胜谁负,事后的刁难怕也是不会少了:竟然这么不开眼,看不出大义所在么!胜利者通常是不会考虑什么中立的;而失败者多少也会迁怒,还中立。早些加入的话,胜负颠倒也未尝没有可能的!
所以,这个消息传公布出来之后,整个儿欧洲正常的反应其实应该是这样的:舆论一片哗然,俄国和法国各自交好的国家纷纷出来打招呼;而跟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就算不两下撮合,起码也要表示一下遗憾和关注。这种招呼和关注,可能并不会为太多人所知,极有可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绝不会一开始就搞到鸡飞狗跳的地步,但是也不可能水面如镜连一丝波纹都不荡漾一下——死水都还是要微澜一下的嘛。
……………………………………………………
但是现在消息早已经公之于众了,偏偏还真就没有什么人把这个消息当做一回事儿。原因很简单,大家早就伸长了脖子在观望呢。说来也是,如果俄国人第一次损失的那两百条人命就权当作是摩擦的话,怎么说俄国人派兵把法国的部队包围起来也应该算是冲突了。那个时候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法国人站出来宣个战,各国都不会感到意外,偏偏这两国还都闷葫芦似的一声不吭。等到法国人大发神威,以两三千的兵力将一倍于自己的俄国军队打包送走了,双方实际上这已经是在交战了,结果偏生还要又拖了三个月,俄国人才宣战,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对这个不太在意了。
更有甚者,私下的舆论中,甚至现在就已经在嘲笑俄国人了。要说法国人不宣战,人们都还可以理解,人家法国人穷啊,不想玩这种战争游戏情有可原的。况且人家还占着阿拉斯加不是。你俄国人不宣战,难道这是想给法国人留面子不成?不声不响的把人家的部队给包围了,就想着要逼迫法国人让步,结果呢?人家法国人压根儿就不吃这一套,反到是反应迅速顺手就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抽了过去。被法国人打了脸了都,已经是满世界现眼,羞刀难入鞘了,竟然还拖拖拉拉的憋了三个月才宣战,你丢人不丢人啊?
这段时间的的舆论中,笑话俄国人的声音着实不算很小,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把俄国人挤兑得够呛,前面笑话这场仗俄国人即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的人就不少,后面等到俄国人的五千士兵一去不复还,俄国人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
俄国人为什么不早宣战?或者说,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不早宣战?这么强势的一个女人,难道在这件事情上面还有什么顾忌么?还是说同为女性统治者,叶大妈不想欺负狠了小玛丽?其实主要还是有些顾忌,如果不是有维也纳方面的羁绊,依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脾气,宣战是她得知自己的部队损失了两百人这个消息之后的第一选择。可是偏偏现在俄国正准备和奥地利方面联手。打算一起搞一下土耳其的,在这个时候直接宣战,奥地利方面恐怕不会舒服,他们带了情绪合作的话,虽然之前瓜分波兰的时候合作蛮愉快的,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有玩不到一起去这种担心的,毕竟比起法国人来说,土耳其人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才会有了约瑟夫二世皇帝的那封看起来十分别扭的信,玛丽也才会有机会见到名人脸大使希德拉男爵,这全都是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打算给足维也纳方面面子的缘故,当然了,如果仅凭奥地利人就能够顺利的说服法国人让出阿拉斯加来,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乐见其成绝对不会有意见的——实际上,叶卡捷琳娜二世除了一些金钱之外,还许了三分之一的阿拉斯加给奥地利,不然的话又怎么能让约瑟夫二世皇帝上心呢?
至于说同为女性统治者,那也就是个笑话而已。在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