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征服 第四卷 风雨 092 跟红顶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卷风雨092跟红顶白
    这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俄国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仅仅在阿拉斯加打了个圈儿,哪怕是从登陆科迪亚克岛开始算起,也不过在阿拉斯加停留了一个来月的时间,经过了一场耗时四个小时左右的战斗,就干净利索的彻底退出了阿拉斯加,返回到俄国国内去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许每个人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海当中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鲁缅采夫元帅这是老糊涂了还是怎么了?就这样子做出返回国内的决定,这还是赫赫有名的鲁缅采夫元帅么?他难道就不担心这么回了国,叶卡捷琳娜二世陛下一怒之下就对他作出从重从快的处理决定么?只是一次战斗的失利而已,不要说已经顶住了法国人的这次突袭,就算在安克雷奇这里站不住脚,退回到科迪亚克岛也不是不可以的啊,法国人应该不会有舰队在这边的,就算他们有,也不至于打都不打的就直接撤回国内吧——普通的俄国士兵们和一部分低级的军官们,他们的脑袋里面也同样充满了困惑,甚至还有一些中下层的军官,由于担心这么回国之后会受到牵连,而极力向上反映,希望鲁缅采夫元帅收回成命,不要直接撤回国内。
    作为俄国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唯一的决策人,鲁缅采夫元帅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他自己看来,实在是目前这种情形之下能够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了。虽然是遭到了法国人的突袭,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这么一场战斗下来,短短的四个钟头就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部队,这样的损失他承担不起。与其这样子耗下去,冒着被法国人一点一点蚕食的危险,还不如干净利索的撤回国内——撤退到科迪亚克岛然后再作打算,这样的想法鲁缅采夫元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撤到科迪亚克岛之后又能怎么样呢?重整旗鼓然后再次从安克雷奇附近强行登陆?还是在其他的地方另外寻找登陆的地点?这样做有意义么?归根结底还是要在陆地上面和法国人真刀真枪的战斗,现在法国人在武器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即便是目前法国人的部队数量等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但是鲁缅采夫元帅清楚一点,陆上作战自己占不到多少便宜,难道能就指望着军舰的炮火支持然后整个部队只在海岸线附近晃悠么?难道指望法国人头脑发热面对数十门火炮也毫不退缩么?弹药不是无限的,法国人也不会做出那种蠢事!
    鲁缅采夫元帅原本的制定出来的,那个先在阿拉斯加站稳脚跟然后再图他谋的计划,也因为这次战斗而失去了执行的可能性——本来就已经改变了女沙皇陛下的命令,现在又损失了这么多人,女沙皇陛下根本不可能会有耐心听他的解释。与其冒着损失更大的风险,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撤退回去,起码现在还可以用被突袭来辩解一下,还可以用法国人拥有远远比其他国家更先进的武器这个信息来减少女沙皇陛下的怒火——实在是非战之罪,法国人的武器太厉害了,陛下我这不是贪生怕死,我这完全是替您着想,为了减少咱们的损失啊,如果我在阿拉斯加死扛的话,假如一个不小心像尼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全军覆没,您也得不到法国人有先进武器的消息,还指不定会派多少人过来拿命往里填呢。
    ……………………………………………………
    总之,不论有多少人想要劝说鲁缅采夫元帅,让他不要就这样一下子撤回到国内去,但是始终不能够让鲁缅采夫元帅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俄国军队就这样踏上了回国的路。也不知道是归心似箭,还是气候关系,或者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俄国军队返回国内所用掉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们远渡重洋去往阿拉斯加时所花费的时间。一七八二年七月中旬,鲁缅采夫元帅所率领的这些部队就已经返回了俄国国内,回到了莫斯科附近,而鲁缅采夫元帅本人,则要比他的部队更早抵达,七月初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宫面见了叶卡捷琳娜二世。
    鲁缅采夫元帅与叶卡捷琳娜二世之间的对话,除了波将金之外,再也没有第四个人知道确切的内容了。鲁缅采夫元帅向叶卡捷琳娜二世汇报了一些什么,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又是怎样处理鲁缅采夫元帅的,这些事****们全都无从知晓,就连那些以往无孔不入无所不知的“消息灵通人士”这一次也得不到准确的消息。人们只是注意到,鲁缅采夫元帅觐见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陛下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只带着两名随行人员,分乘两辆马车返回了小俄罗斯;而在鲁缅采夫元帅离开莫斯科之后一天,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陛下也离开了莫斯科,据说女沙皇陛下是回到彼得堡的夏宫去了。
    ……………………………………………………
    虽然鲁缅采夫元帅率领的部队还没有回到莫斯科,但是既然领军人物这么快就回了国,又不像是生病受伤的样子,等他觐见过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两个人就先后离开了莫斯科,这些事情都是瞒不住人的,那些欧洲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