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卷征服****床062里昂
王储夫妇如期到达了里昂城,迎接他们的,又是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与巴黎或者奥尔良不同,里昂这座历史名城,被波旁王室已经冷落的很久了,如今在世的市民们,说到国王,只能讲述他们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关于伟大的亨利大王和玛丽.德.美第奇的婚礼这一类的旧事,至于当今的王室成员,很遗憾,他们似乎一直对这座城市不怎么感兴趣。
现在,法兰西的王储和王储妃来到这座城市了,在市民们的眼里,眼前的这一对年轻夫妇,似乎要比传说中那位生活放荡的老国王来得更有意义一些,现在,他们可以对乡下的亲戚们吹嘘他们见过王储夫妇,大概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堂而皇之的宣称,他们早就见过国王和王后了。
似乎正是怀着这种心里,里昂的市民们,几乎是万人空巷的来欢迎王储和王储妃。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欢迎,王储和玛丽都见得多了,又加上旅途的疲惫,都不怎么能打起兴趣来。
玛丽终于深刻的体会到,历史上的那个她,是如何慢慢淡漠的直到彻底忽视这来自平民的热情的,适当的统治者教育有可能指明要尊重民众的力量,同样,如果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统治者,或者也能意识到民众在投放他们的热情时,也是需要回报的,然而,对于可怜的断头艳后来说,这两点。她都不具备,而且,最致命的是,她地丈夫也同样不具备。
于是,当王储对马车窗外的欢呼表现的无精打采的时候,玛丽立刻严肃的告诉王储,“殿下。这些平民是来看我们的,所以。请您好歹看他们一眼,向他们挥挥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王储照着玛丽说地做了,本来他还是有点儿不情愿,但玛丽发现,当人们对他的些许表示报以更加热烈地欢呼之后,他也提起了兴致。当然。这种兴致,或者仅仅是与人们在动物园里逗弄猴子有着相同的心理,但大概这时代的平民们,也并没有对此有更高的要求了。
事实上,在欢迎仪式方面,里昂也并没有什么更有新意的创意,等王储一行都进入市长的府邸之后,平民们自然是在皇家广场上威武的太阳王骑马雕像之下。享受一次属于他们地狂欢。
而王储和玛丽,很快就受到了整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所有的贵族们的热烈欢迎,随即而来的就是漫长的接见,所幸相对于凡尔赛宫来说,王储和王储妃,在这里已经是绝对的高位者。他们可以坐在高台的宝座上,等着贵族们排着队,带着他们的妻子或女伴,走上前来拜见他们。
即便是这样,在正襟危坐并连续两个小时说着同样地话,“很高兴见到您”,“谢谢您的礼物”,或者是“某某先生/夫人,欢迎您到凡尔赛做客”之类,玛丽和王储也还是累坏了。这直接导致玛丽在晚餐时的严重食欲不振。和王储在晚餐时的严重大吃大喝。
然而。当她看着几十捧各种各样的花束,以及若干精心准备的礼物。玛丽不知她是该感谢里昂贵族们地热情,还是感叹这个城市的商品之丰富,因为在这些东西中,玛丽看到了让她非常想笑又非常想哭的东西,一个宛如上辈子家里腌菜的小坛子那种尺寸的瓷罐子,上面画的是写意的山水,写着两句估计这里不会有人认识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东西,是在中国没人要了,才卖到欧洲来蒙事儿的吧。
第二天又是去教堂,玛丽虽然对教堂已经十分的不感兴趣,但还是得乖乖地去,并且,还得装出异常庄重异常虔诚地样子来,因为这座教堂,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是相当有名气的。
这座圣让首席大教堂,事实上也属于王储所憧憬地名胜古迹的一部分,这座教堂与玛丽穿越以来所见过的大部分教堂都不相同,它在建筑上,并没有受到任何近代建筑风格的影响,除了一般教堂的哥特式风格之外,这里还包含有更早远的建筑风格——罗曼式,这就是王储所感兴趣的部分了。
玛丽看不出罗曼式和哥特式的差别,在她眼里的一切都是昏暗的、古旧的,但她也注意到,这教堂里的雕塑、家族群像、石棺、画像等等各个伟大家族的纪念物特别的多,这大概是其历史和崇高地位的最好见证吧。
其实,玛丽重点关注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亨利四世和玛丽.德.美第奇曾经举行婚礼的地方,这位王太子的曾曾曾祖母当年的休息室已被改为纪念室,玛丽怀着一种瞻仰的心情,认真看了墙壁上巨大的画像,以及所有的纪念品。
年纪轻轻的姑娘,被家族嫁给一个快五十岁老男人,同时还担负着为这个老男人生下王位继承人的重任,这姑娘不但很好的完成了,甚至还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摄政王太后,美第奇家族的女儿,果真都不是凡品。
那么,哈布斯堡家族的女儿呢?
到下午,参观转移到了里昂城的罗马遗迹上,这是王储最向往的地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