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口味上的递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海参,海参捞出来,快点,快点,别愣着。”
    冯正明声音在后厨里响起,伴随着他的催促声音,后厨每个人都在按照他的指挥忙碌。
    同时他自己也带领大家一起在忙碌中。
    把已经入味的海参从砂锅里拿出来。
    此时海参的个头要比泡发好的时候缩小不少。
    这是入味过程中正常现象。
    通常发好的海参可能个头会非常大。
    但是在之后入味的过程中,又会从海参体内吐出不少水。
    所以海参的个头也就会很自然缩小一些。
    冯正明大概看了一下所有海参的个头。
    比对筛选出个头基本上差不多长短粗细的海参。
    接着他把夏蕙和她带的学徒叫过来。
    “你看好了,把那些准备好的虾胶,装进袋子里面,然后在袋子一角这样剪开一个口子,这样把袋子里虾胶挤到海参里面去,记住不要太满了。”
    看到冯正明的演示,让夏蕙心里还是颇为激动的。
    她知道,这个是冯正明乌龙戏珠这道菜的关键。
    没有吃过这道菜的人,可能以为这道菜只是葱烧海参和绣球干贝的组合。
    可实际上,这道菜是凝聚了冯正明对传统鲁菜技法的理解在其中。
    比如先给海参入味的过程,是完全按照鲁菜做海参的方式去做。
    给海参入味的料相当丰盛。
    但又不仅仅只是那些料。
    关键还是那些炸葱油剩下的葱姜以及花椒粒。
    这些是葱烧海参这道菜,海参味道上与众不同的关键。
    而冯正明这道乌龙戏珠的关键,在于他还要给入味后的海参内,瓤上准备好的虾胶馅。
    这样一来,海参融合了虾的鲜味,再和绣球干贝搭配味道上可以融为一体。
    冯正明给海参灌入的虾胶,又不只是虾仁,他还在其中加入一些肥肉丁和鲜贝,给虾胶增加鲜美的滋味。
    这么做让海参吃起来的味道,整体上会和绣球干贝契合。
    真正的大厨,并不是要做出什么奇思妙想的创新。
    而是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传统技法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一些理解加以延伸融合。
    并且能够调配出被大家所喜欢的味道来。
    这一点上,如今大家都觉得冯正明是真正做到了。
    冯正明看到夏蕙盯着自己有点发呆,笑着问:“怎么了?觉得这个很难?”
    夏蕙顿时醒过神来:“不难,师叔,我明白的。”
    冯正明点头:“行,那你带学徒一起做,记住不要灌太满,你注意盯着他们一点。”
    夏蕙立刻答应:“我知道。”
    冯正明把给海参瓤馅的工作交给夏蕙带学徒去做。
    他自己则是去准备绣球干贝的料,还需要把龙虾也准备出来。
    其他的一些菜,后厨里有大师兄李辉东和五师兄曹志国负责。
    整个后厨备料的过程,看上去每个人都相当忙碌。
    但后厨并不显得混乱。
    太阳西沉的傍晚时分。
    省里这次餐会邀请的人乘坐小巴车抵达。
    何云庆到后厨通知冯正明。
    他整理了一下厨师服,让后厨大家继续备料,自己去前边门外迎接受邀客人。
    冯正明刚走出门,看到在省里领导陪同下,一行外国人走下小巴车。
    见到客人已经到了,冯正明走上前主动问好。
    下来的人也都打量起冯正明。
    听了省里翻译的介绍,让一些外宾感到有些惊讶。
    “哇,这么年轻,已经是全国烹饪大赛的冠军。”
    “他算是你们国内最利害的厨师?”
    “他真的好年轻,没想到这么厉害的厨师可以这么年轻。”
    “他做的菜算是最好的鲁菜吗?”
    对外国人的一些疑问,翻译也翻译给冯正明听。
    冯正明听后微笑给出回复。
    “虽然我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但我还不能算是全国最厉害的厨师,毕竟烹饪大赛参加比赛的以中青年厨师为主,像是我的师父,就没有参加比赛。
    我也不敢说我做的鲁菜是最好的,在泉城和我们齐鲁,相信有很多能把鲁菜做的很好的厨师。”
    冯正明的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让很多人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之后,在省里领导的邀请下,客人们陆续走进汇泉楼。
    冯正明也陪同他们上楼,看了不同包间里的一些布置。
    对汇泉楼包间里,那些齐鲁各地不同风景照片,让受邀的外国人相当惊艳。
    尤其在听说,每一个包间的名字都是齐鲁各个城市名字。
    里面布置的照片,也是属于各个城市富有代表的风景照片。
    这些布置,让外国人觉得相当浪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