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华人VS鱿鱼,舆论战!美国人:可恶的鱿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抖,“你是那个会在冬天把手塞进我口袋取暖的女孩,是那个嫌我抽烟太多结果偷偷藏起我打火机的女人,是那个即使被困在时间循环里,也坚持每天给我煮一碗咸汤的阿珍!”
    她在我怀里哭了出来,像积压了二十年的委屈终于找到出口。
    雨越下越大。
    我们就这样站在街头,任雨水浇透衣衫。远处警笛声划破夜空,似乎有人报警说废弃工厂方向出现异常电磁波动。我知道,那是大屿山地下设施彻底崩塌的余波还未平息。
    但她抱着我,比任何防御都坚固。
    ---
    三天后,我搬进了她住的唐楼。
    房子很小,两房一厅,墙上挂着一幅手绘的香港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十几个地点:油麻地、旺角、铜锣湾、深水?……每一个,都是我们在不同循环中相遇的地方。
    “你标记这些做什么?”我问。
    “回忆。”她坐在窗边缝补一件旧毛衣??正是那天她穿的那件浅蓝色的,“也是提醒自己,哪一次才是真实的起点。”
    “哪一次才算真实?”我靠在门框上,“是不是只要我们记得彼此,每一次都是真的?”
    她抬头看我,笑了:“你知道吗?Z临死前曾试图连接我的意识网络。他以为我能感应到他,毕竟我们都源自同一段代码。但他错了。”
    “为什么?”
    “因为他活在过去,执着于重现旧时光。”她放下针线,走到我面前,“而我……选择了向前走。”
    我握住她的手:“那你还记得最后一次循环结束前,我对你说的话吗?”
    她眨眨眼:“你说‘下次见面,我请你吃面’。”
    “不对。”我摇头,“我说的是??‘无论你在哪个时间线,我都会找到你。’”
    她怔住,随即眼底泛起泪光。
    “所以这一次……”她轻声说,“你终于找到了。”
    ---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第七天清晨,我接到陈耀电话,他声音紧绷:“深圳那边出事了。昨夜凌晨三点,南山数据中心突遭黑客入侵,攻击源指向一套未知协议,特征码与‘零点计划’高度吻合。最诡异的是……他们窃取的不是资料,而是近五年内所有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志愿者的神经图谱。”
    “目的?”我问。
    “重建意识矩阵。”他说,“有人想绕过物理载体,直接在云端孵化集体潜意识网络??一个没有肉体束缚的永生世界。”
    我心头一凛。
    “这不是Z的延续。”我缓缓道,“这是升级版。他想用人海战术弥补个体缺陷,用千万普通人拼凑出一个‘神’。”
    “更糟的是……”陈耀顿了顿,“他们在招募‘引导者’。广告打着‘梦境共享计划’的名义,招募有强烈既视感、常做重复梦的人加入实验。报酬丰厚,保密协议严格。”
    我握紧手机:“报名条件里,有没有提到‘梦见一碗云吞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有。”他低声道,“而且……已有三十七人填写了相同的梦境细节??骑楼、雨夜、女人撩额前碎发、汤太咸。”
    寒意再度爬上脊椎。
    有人正在复刻我们的记忆,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操控。他们知道“阿珍”曾是系统中最稳定的意识节点,于是试图批量制造类似的“情感锚点”,以此稳定整个虚拟文明。
    换句话说,他们在造“她”的替代品。
    “地址给我。”我说。
    “你要去?”
    “不止我去。”我回头看向厨房,她正哼着歌煎蛋,阳光洒在她侧脸,“她也要去。”
    ---
    当天下午,我们抵达深圳。
    伪装成志愿者进入那栋隐藏在科技园背后的实验中心。大厅光洁如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薄荷味,用来安抚参与者情绪。接待员笑容甜美,递来一份电子合同:“签署后即可体验深度共感梦境,每次三十分钟,全程无痛无创。”
    我扫了一眼条款,第九条写着:“若参与者在梦中遭遇强烈情感波动,系统有权延长沉浸时间以确保心理平稳。”
    典型的陷阱。
    真正的控制,从来不说“禁止”,只说“为你好”。
    我们登记完毕,被带入准备室。护士为我们贴上电极片,戴上半透明头盔。她忽然抓住我的手,在我耳边极轻地说:“记住,如果梦里遇到另一个我……别信她说的话。”
    我点头。
    意识沉入黑暗。
    下一秒,我站在熟悉的街道上。
    雨,依旧下着。
    对面是“珍记云吞”,玻璃门开合,热气腾腾。可当我走近,却发现店内空无一人。柜台后站着一个“她”??穿着同样的蓝毛衣,动作也一模一样,可眼神空洞,嘴角弧度精确得如同计算过千百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