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中有一个名叫“罗织”的姑娘,真不愧她的名字,织的东西又快又好又漂亮。
    她说,她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这可比认字和辨别药材强多了。
    蒋禹清心中一动,觉得将来她可以开一间毛线铺子,把这姑娘放过去当师傅教人们学织毛衣绝对行。
    其她人若是有别的天赋也行,并不一定非要限制她们学医。本来,她的初衷,也只是想让她们都有个安身之处。
    她当时就同罗织说了自己的想法,罗织十分高兴的表示,如果她真开了毛线铺子,她愿意去当教授织衣的师傅。姑娘们都很羡慕罗织的本事。
    蒋禹清道:“也别羡慕她,以后你们若是也有别的兴趣或是特长,也可以跟我说。我尽量把你们都安排到合适你们的岗位上去。”姑娘们欢喜的应下了。
    上回弄来的毛线并不多,现在开店的话,肯定不够。但是给自家的亲朋好友们做身衣服的毛线还是够的。
    于是蒋禹清就托姑娘们,给自家的父母和远在京城的师父师兄及帝后太子和青州老家的亲人等,各做了一身毛衣毛裤,外加围巾手套袜子等配了个全套。
    蒋文渊的最先织好,上身后直呼又轻又暖,可真真是个好东西。
    听说,这些都是那绵羊毛织成的,蒋文渊对来年草原那边养绵羊的事情又重视了几分。
    这样新奇又好用的东西,不但她身边的闫嬷嬷和二玉喜欢,就连她娘身边的四个丫鬟包括她娘陆氏在内都起了浓厚的兴趣。
    蒋禹清只好新自去找了罗织过府,教她们织毛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织好的东西越来越多。蒋禹清把东西一套套装好,贴上名字,分别送往了京城和青州老家。
    她想等东西到的时候,京城那边冷还能穿个一个来月,老家那边暖和,怕是只能试一试,就只能收到箱底等到今天冬天再穿了。
    长隆皮毛行和鼎泰丰成衣初六就开工了。
    与此同时,京城那边派来的六十名水利、农官和木工方面的顶级人才也在一队人马的护送下,往肃州快速而来。
    蒋禹清也将灵境里这些天收获的玉米和土豆种弄了出来,不多,每个县,每种粮种各一百斤。
    东西少还可以借口是用扁鹊谷的密药水催长种出来的,再多就没法儿解释了。
    初八,衙门开了印。蒋文渊收到了京城那边的飞鸽传书,道是水利和木工方面的专业人才已经从京城出发,他心里也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画的饼的太大,自己都有些心虚。好在,陛下给了他全部的信任,这也让他对自己设下的宏愿,更多了几分信心。
    于是发了公涵给各个县衙。重点有二:1、统计全县的耕地水源不便的地方,让各村做好人员统筹,做好开沟造渠的准备。
    2、先选好试种基地,做好接收新粮种的准备。
    3、朝廷派来的水利农官和木工等专业人才已经在来肃州的路上,请各地主官务必作好接待。
    第四条则是根据各个县的情况,大力的发展种植各县的特色经济作物。
    比如府州周边几县可种棉花,草原那边多养羊,沙清则可以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玉门那边有戈壁有沙漠,则可以种植肉苁蓉。
    不管你种出来还是养出来什么东西,朝廷管卖。
    消息一出,整个肃州都轰动了。百姓们奔走相告,他们要有新粮种了。
    尽管只是少量的试种,但百姓们还是高兴,这意味着离大量种植不远了,就像青州一样。
    有那鼻子灵敏的大商贾就立即找上了蒋文渊,想同他合作,新粮种将来在其他州府推广的事情。
    这叫什么,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即便如此,蒋文渊还是发了全国招商的公告,这下不得了,各地的大商贾蜂拥而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