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闻讯赶来的几位将军,也都惊得瞪大了双眼,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结结巴巴道:“丫头,你、这是做甚?”
团子道:“到冬天了,我和爹爹给大家送几条棉被来。”
秦夷简忍不住嘴角抽抽:“你这是几条吗,几条能用到这么多车。说吧,倒底多少?”
“每人一条!”
每人一条。他的大营共有十万人,那就是十万条。十万条棉被,这得多少钱?
老天爷,青州侯家这日子是不打算过了吗?这怕不是连家底都掏出来了吧。
从去年到今天年,蒋家都送了多少东西来了。靴子,牲畜,青菜,粮食,水果,如今又是十万条棉被,多到都快成为他们大营的半个军需官了。
秦夷简活到这个年岁,头一回见这样不捞一文钱,还尽往里头搭钱的官。
有这样的臣子,是陛下的福气,是大夏的福气,也是他们这些人的福气。
秦夷简有心不收,可想到将士们那板结的跟块砖一样,半点不保暖的旧被子,他又无论如何说不出不收的话来。
最终,他红着眼,向蒋禹清单膝跪地致谢:“秦某多谢侯爷和县主大恩!”
这番举动,吓得蒋禹清忙给他扶起来。
夭寿哦,老这么跪她会折寿的。真的会!
十万条棉被被运进了大营,当天就分发了下去,大营里高兴的像过年一样。将士们摸着斩新柔软的棉被,心里感慨道,这位小县主可真是个好人哪。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可爱的小姑娘了。
除此外,蒋禹清还带了一批冻疮膏或一批治风寒感冒的中成药。这些都是冬天里用量最大的药。
为了这些药,她在灵境里拆了足足三个晚上的包装,拆完后,又用宣纸一点点的包起来,累死她了。
蒋禹清在大营里住了三天,除了给军医们讲课外,又重温了一次战场救护演练,以免时间太久,大家伙给忘了。
离营回府的时候,秦夷简直接派了卫灵均事着一个小队的人马护送她回去。
尽管她说一再推辞,但他们坚持。
因为这是他们所能表达的最高敬意!
十月底的时候,肃州的折子终于进了京。
皇帝看到折子上的新粮种产量,及今年肃州府其他的产出,连声说了三个好字。仰天长叹道:“世人皆若蒋爱卿,我大夏何愁不兴。”
短短的一年时间,他扩宽修整了肃州到京城的官道,使得肃州的与内地的往来更加的便利。
兴修水利,使得肃州每片田地都能得及时的灌溉。
种出了能适应肃州苦寒气候的,亩千斤的玉米和亩产二千多斤的土豆。现有的粮食产量也有所增长,尤其是棉花的产量,翻了整整三番。
他还在那些不毛之地,让人种了大量的诸如肉苁蓉和黑枸杞这样的名贵药材,司农官们上报的折子上说,长势都还不错,明年就可以收获了。
这样的能人俊才,皇帝觉得不好好奖赏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思索一番后,便赐下了大堆的名贵药材。
爱卿为肃州百姓日夜忧心,殚精竭虑,务必得把身子保重好了,这样才能更好给他干活......阿呸,是为肃州百姓谋福祉。所以药材补品什么的,必须得有。
赐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驹。听说蒋爱卿经常下乡巡察,有匹得力的脚力也方便些。所以,良驹必不可少。
金银财宝之类的,他好像不太稀罕。也不能说他不稀罕,毕竟没人不稀罕钱。
只是西南那边遭遇了地动,他刚拨了一大笔钱去赈灾。又给边关各个大营补充了一批粮草和过冬物资,现在国库里干净的老鼠都不愿光顾。所以这一项,咳,暂时略过。
美人?还是算了。
听说他和夫人伉俪情深,真要弄两个美人过去,两口子肯定打仗。这世上可不是每个女人都像他家皇后那样大度的,别到时候后院起火可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