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螳臂挡车犹奈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尊敬的三品官员苏先生,首先请收下我对您的祝贺,我听闻您已经升任了这个省份的警察总监,并且全权负责与我方谈判的事宜,我很高兴与您这种有着专业知识和深厚涵养的官员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够谈出一个令双方满意的结果。”
    “尊敬的斯莱特专使,苏某之心愿与你相同,希望我们能够谈出一个令双方满意之结果,贵我两国均是万里大国,两国相交当以信为本,为示大清朝廷于此次谈判之诚心,我们为贵方准备了一份礼物,烦请贵方笑纳。”
    双方的开场白都极为客气,在苏峻堂说完后,冯天养起身将早就准备好的两份文书递到了斯莱特专使面前。
    一份是清朝圣旨版的《南京条约》英译版,一份是上次抄录的英文版《南京条约》,其中不同之处还细心的用红笔圈阅并加上了注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差别。
    “噢,这真的是令人震惊,这份条约已经十几年了,竟然没有人发现其中错误!我想我们要各自询问一下当时贵我双方的谈判代表,或许是误会,或许其中存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斯莱特专使面露惊诧之色,英方谈判团队传阅之后,纷纷震惊不已。
    在原本的历史中,中英双方也一直因两个版本《南京条约》一事而纠葛不断,中方认为英方无故在条约之外寻衅生事,英方则认为中方无故不履行条约,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方才发现这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而此时的清廷对此依旧全然未知,咸丰帝甚至重新启用了自他登基便一直闲置的耆英作为与英军谈判之代表。
    但发觉被骗的英军坚决不同意与耆英会谈,此事才最终暴露,恼羞成怒的咸丰帝随即下令赐死耆英,但却早已丧人口实,于事无补。
    不过由于冯天养的因素,此时中方已提前发现了此中谬误,主动揭露此事反倒显得自己一方光明磊落。
    “时间太过久远了专使先生,事实上我们在发现此错误时也想询问当时谈判代表,然其诸人早已去世多年,无从查询,我方选择公布此事,主要是为了彰显诚意,如果原先条约的谬误没有得到修正,贵我双方谈判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苏峻堂将自己早就思虑好的话语抛出,不给斯莱特多思考的空间。
    斯莱特一时之间犯了难,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交官,他的本能告诉他中国人一定利用这件事做了充足的准备,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些他无法察觉的谈判陷阱。
    但他一时之间却着实无法确认对面所设之谈判陷阱在何方。
    “这个事情太大了,苏先生,此事有可能超出了我的授权范围,我必须向香港总督禀报,或许他也要向女皇陛下和议院禀报此事。”
    斯莱特略带犹豫着开口,不出冯天养和苏峻堂所料的选择了拖时间。
    “那好吧,我尊重贵方决定,既然贵方之前依约等待我方向皇帝陛下请示,我方也理应等待贵方请示,为稳妥起见,贵我双方暂时先搁置谈判,等贵使接到女皇陛下的旨意后,贵我双方再开启谈判如何?”
    苏峻堂见对方如愿上套,心中略定,开启了对斯莱特心理的极限拉扯。
    “这...,请容我考虑一下再回答。”
    斯莱特心知此次谈判遇到了真正的高手,有些慌乱的回答道。
    以他二十余年的外交官生涯,经验何其丰富,一时之间竟也猜不透对方的想法。
    一开始他担心中方利用事先掌握的信息在谈判中设陷阱,所以不敢答应开启正式谈判,选择了拖时间。
    但现在中方不仅大度的答应拖时间,还提出让他得到女皇答复之后再谈判,彻底让他迷茫了。
    从香港到英国,以当下最快的轮船,往返一次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难道中国人的真正意图是拖延谈判吗?
    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之前英方屡次寻求与中方就修约问题谈判,但始终未能得到正面回应。
    斯莱特彻底陷入了迷茫之中,半晌之后,试探性的开口询问道:
    “感谢贵方给我们如此宽容的时间,但鉴于目前条约不能满足保护双方自由贸易的现状,贵我双方何不就商业贸易问题进行一些谈判呢?这样可以避免我们的谈判陷入暂停,对贵我双方都有好处。”
    “请恕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专使先生,本官是奉大清朝皇帝和朝廷与贵方进行的正式谈判,不是代表商人来谈判的,我不同意将商业谈判列入我们正式的谈判内容之中。”
    苏峻堂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这也让斯莱特放松了警惕,他从对方的回答中判断中方应该没有准备好进行商业领域的谈判。
    这也意味着至少在商业领域的范畴内,中方并未设好陷阱。
    于是他决定采取更进一步的试探。
    “苏先生,或许我刚才的表达有一些不妥,首先声明我十分尊重贵国皇帝,尊重贵国政府,也尊重您身上承担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