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持利刃以备有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求!
    两害相权,轻重难分,让叶名琛陷入为难。
    甚至商议如此要务,他也只敢让苏峻堂和赵寒枫二人帮助自己参谋,连和商人群体交往密切的谈元益都不敢让其参与此事,更别提仲喆和毕澄二人。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后堂之中,三人都是眉头紧皱,一时之间谁也说不出什么好办法。
    赵寒枫作为此提出建议之人,更是愁眉不展,想起刚才滔滔不绝说的叶名琛心花怒放的冯天养,甚至起了将冯天养喊回来出主意的想法。
    毕竟这小子向来鬼主意多,说不定就有什么好办法。
    心中想着冯天养若是参与会如何献策,赵寒枫脑海之中突然灵光一闪,将冯天养刚才的提案文书翻开查阅一番,然后目放精光,吐出心头郁闷之气。
    “立光,可有良策?”
    叶名琛对赵寒枫十分了解,见状赶忙问道。
    “稍有所得,说来还是托了平泉兄佳徒的福气。”
    赵寒枫抿了口茶平复了下情绪,然后拱手建言:
    “中堂,依我之见,我两广团练筹备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如以试点之名,选择忠诚可靠之人先行筹办团练如何?”
    “若是今后两广无大战事,则试点之团练不必过多,能够协助朝廷主力支撑局面便可。”
    “若是今后战事扩散,必须要广设团练之时,则倾力扶持忠诚可靠之团练,以便对后续本土势力控制的团练形成压制。”
    叶名琛听后缓缓颔首点头,这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这个办法虽然可用,却由一关键问题须解决。
    谁忠诚?
    谁可靠?
    见叶名琛颔首之后沉默不语,共事多年的苏峻堂和赵寒枫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一时之间也不敢多说。
    毕竟兵权一事过于敏感了,向来只适合主权者一人独断,即便是幕僚也不适合过多参与意见。
    “莫不如先圈定出一个范围,然后在其中慢慢挑选?”
    苏峻堂斟酌片刻,试探着提出建议,见叶名琛颇为意动,然后才继续开口:
    “莫不如先查访我两广官员之出身,若有宗室王爵以上之门人子弟,亦或京堂三品以上的门人子弟,则纳入备选,然后观其品行能力,择其优者授以团练筹办差事。”
    赵寒枫闻言颇为敬佩的看了苏峻堂一眼。
    这一建议提的实在是妙。
    以宗室王爵和三品以上京堂的门人子弟执掌兵权,不仅能让朝廷感受叶名琛之忠诚,也会获得朝廷之更大支持。
    而所用之人自会明白其权力来自于朝廷,会自发的向代表朝廷总督两广的叶名琛靠拢!
    如此则不必有兵权旁落之忧。
    更关键的额是,这一建议还巧妙的将苏峻堂摘了出来。
    毕竟两广诸多官员之中,只有叶名琛一人有着殿阁大学士的一品京堂官职。
    广西巡抚劳崇光虽是二品,却刚由布政使升任,尚未按照惯例加太子少保衔。
    苏峻堂更只是按察使,虽然也是堂堂三品官员,但地位要比巡抚差不少,而且不是京师堂官。
    “此计甚佳,且劳烦立光吾弟尽快将此备选名单整理成册。”
    叶名琛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吩咐赵寒枫按照苏峻堂的建议整理名单,赵寒枫刚要开口应诺,却见叶名琛继续补充道:
    “广州将军德纳、广西巡抚劳崇光,以及尚未到任的广东巡抚柏贵等人的门人子弟,还有平泉兄佳徒冯天养,虽放外任,却是我幕府出身,一并列入名单。”
    却是叶名琛为了稳妥起见,选择适当放权给粤桂两省的巡抚,以争取两人之支持。
    但同时也假公济私,将冯天养以出身幕府的名义也列入了名单。
    给足了苏峻堂的面子不说,还多能多拉拢一个可用之才。
    苏峻堂替弟子道谢后,三人又商议一番细节,然后各自散去忙碌不提。
    回到按察司衙门,苏峻堂在后堂没看到冯天养,询问差役才知道冯天养正在按察司案牍库中查阅卷宗和舆图,于是让人将其喊来。
    “你查舆图就算了,查阅卷宗何故?”
    苏峻堂知道自己这个弟子不做无用之事,于是开门见山问道。
    “禀恩师,新安县沿河沿海良田码头均为本地豪绅所占,若是建造船厂必有纠纷,学生查卷宗,自然是为了有备无患。”
    冯天养回答的理直气壮,毫不讳言自己的目的,话语之直白让苏峻堂有些无言以对。
    “为师知道你忧心国事,但办差但求周密稳妥,岂可轻用如此激烈手段。”
    一阵扶额无语之后,苏峻堂继续向徒弟苦心劝解道。
    “老师不必过于忧虑,学生只是有备无患而已,老师须知,手中有剑不用和没有剑是不一样的,学生只是提前展示锋刃,免得旁人欺我手中无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