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衣锦还乡被李父玩明白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硬着头皮说道。
    听到孩子还小这句话,易光明脸色古怪的看了李清风一眼,然后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俩一米六左右,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
    心里暗自想到,这城里人可真惯孩子,这俩人的个头在农村都能下地干活了,在城里竟然还是孩子。
    “李同志,你看看我们家的西瓜被这俩孩子糟蹋的,你要是说渴了,从地里摘个瓜,我也不说什么,你看这俩小子摘了我四五个瓜,砸开一个只吃中间那一块,剩下的都给丢了,你说说看,有这么办事的吗?”易光明指着地上被俩人糟蹋的西瓜,气愤的说道。
    看了一眼地上被糟蹋了的西瓜,李清风被这番话说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心里对自己那俩带着孩子来老家的堂哥也是很有意见,这在家里怎么教孩子的。
    心里想归心里想,现在事情还是要解决的,李清风连忙从兜里掏出烟给对方递烟,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
    做了错事,花钱砸人私了这一套在城里行得通,在老家农村还真不好使,今天敢砸钱把事情解决,明天自家的名声在村里就坏了。
    虽然李家从父辈开始,就不在村里生活,但是毕竟这里是李家的根,说句不好听话,人死了还要往祖坟里埋呢。
    好话说了一箩筐,易光明总算是松了口,答应让俩人从地上起来。
    眼见事情有了解决,李清风连忙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团结来塞到了易光明手里。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都是乡里乡亲的,你爷爷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咱们都是一道街的邻居,西瓜吃就吃了,怎么能要你的钱呢,那我成什么了?”易光明看到十块钱连忙开口推辞。
    “一是一,二是二,我们家孩子糟蹋了你地里的瓜,理应要给钱的”
    “不行,这钱我不能收,太多了,几个瓜不值这么多钱”
    俩人一番拉扯过后,这一张大团结最终还是被易光明收了起来。
    拿了十块钱的易光明有些不好意思,让李清风稍微等等,他亲自下地又摘了一大麻袋的西瓜,带出来让李清风带回去吃。
    出了这个事,李清风也没心思继续待下去,叫上自己的几个小堂弟,拉上地上的两个侄子,一起往村里赶。
    路上,抬着一麻袋西瓜的俩小子走到一半就累的走不动了,舔着脸开口说道:“叔,瓜太重了,我们俩抬不动了”
    “抬不动了?在人家地里糟蹋西瓜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吃不动了?赶紧抬,我告诉你们俩,今天这事别以为就这么过去了,等回家以后还有一顿收拾等着呢”李清风头都不回的说道。
    听到李清风的话,兄弟俩对视一眼,皆是苦着个脸,抬着一麻袋西瓜闷头朝前走。
    赶到李家人聚集的院子时,人已经都不在了,李清风一打听,得知都去坟地了以后,嘱咐俩小的待在院里不要出来,李清风则是带着几个小堂弟急匆匆的赶往祖坟。
    每年过年都要来祖坟烧纸,对于祖坟的位置,李清风还是清楚的。
    当几人赶到祖坟时,就看到李父被众人围在中间,红光满面的李父叉着腰,神气十足的对着祖坟比比划划的。
    挤进人群外围,李清风听了那么一耳朵,顿时忍不住无语的看向人群中间的李父。
    怎么想的?竟然想把祖坟周围的两亩地给承包下来,在两边盖上围墙,把祖坟给围起来。
    问题是,这种离谱的想法,竟然还得到了同族人的认可,纷纷表示赞同。
    李父说干就干,当时就找来了这一块地的主人,商量起来承包他的地来。
    李父开的价码不低,土地主人一合计,觉得承包给李家人比种地划算,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人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地承包给李家可以,但是公粮,农业税,水利辅,教育辅,三提五统这些杂七杂八的人家不管,需要李家人自己出钱缴纳。
    农税是06年取消的,这年头种地还是要交公粮,缴税的。
    公粮是公粮,农税是农税,这是两回事。
    交公粮指的是平价粮,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按时间送到粮站去,价格是由粮站统一规定。
    交完公粮,还需要缴农税和各种杂税,像是什么村提留,乡统筹,特产税,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教育附加费、计生费、优抚费、民兵训练费、或者临时的一些费等等大概20多种。
    这年头种地真不挣钱,也就能让人吃饱,如果农闲时不进城打零工,连家里小孩上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这些税对于李父来说,完全就是小意思,大手一挥,表示这些东西我们承包了自然就落到我们头上,你只管拿钱就行。
    解决完地的事后,开始请来的阴阳先生上场,头发灰白的老头,下巴上留了一撮的胡子,穿着一件灰色长袍,手里拿着罗盘在坟地前转来转去,手里不停的掐着手指。
    “你瞧的这么认真,你能看出点什么来不成?”李老大看着李清风手里捧着从阴阳先生那里借来的书看的认真,忍不住笑着问道。
    李清风把视线从线装书上收了回来,把书合上笑着摇摇头:“基本上看不懂,这玩意是前清朝的老书,写法文绉绉的,根本看不懂里面写的什么意思”
    老头转悠了好半晌,这才收起罗盘,冲着李父等人说道:“修坟的时间算出来了,下月十八是个好日子,那天可以开始正式动工”
    算出时间后,阴阳先生拿了五十块钱走人,一行人便又浩浩荡荡的回去商量祖坟的大修事宜。
    说起花钱的事,那一个个是真有想法,全部立碑属于基本操作,还有人提议要修一个大大的牌坊,立起来十二三米的那种。
    对于族人提出的修建宏伟建筑的建议,马屁被拍爽了的李父大手一挥统统应允。
    并且还提出了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理念,发钱,发钱,统统发钱。
    以后村里族人小孩上学的学费,家里条件不好老人的养老钱,全包在李父身上了,衣锦还乡这个词算是被李父给玩明白了。
    这一壮举,更是得到了所有族人的热烈夸赞,好话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蹦,本来就红光满面的李父,更是被这一通吹捧搞得飘飘欲仙。
    李清风也懒得管李父在里面大撒钱,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就由李父折腾吧。
    趁着一群人在屋里唾沫横飞的聊着的时候,李清风把自己的两个堂哥叫了出来,把他们俩儿子在人家瓜田里的光辉事迹讲了一下。
    听到李清风的讲述,两个堂哥当时就是气的脸色通红,要不是现在条件不允许,要不然的话,这俩人就要动手了。
    屋里关于祖坟的讨论,很快就出了结果,那就是李父出钱,其余人出力,尽快把这件事给办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