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街头诱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科举……,李诺上次的不解释三连,效果显着,从各地的反馈来看,户部今年的税收,可以达到往年的数倍。
    这还仅仅是只对中层的地主开刀,在他们之上,还有世家。
    李诺当初根本没想过,通过暴力的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实事求是来说,世家目前依然是朝廷所不能撼动的。
    而医改的推动,就不是那麽顺利了。
    朝廷通过立法限制了药材的价格,各州的医馆,乾脆关门停业,有钱人依然有看病的渠道,但百姓求医无门,或者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才能买到之前的药材,一怒之下,反倒骂起了朝廷。
    经过无数次的大闹之后,各地官府对于这一政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难怪他最近的医家修为卡在第四境巅峰,只差那麽一点,但就是无法突破。
    说话间,一道身影走进衙房,周玉回头一看,立刻躬下身,恭敬道:「见过左相。」
    随后,他对李诺拱了拱手,说道:「下官先告退了,李大人有事吩咐。」
    周玉离开之后,左相对李诺微微一笑,说道:「恭喜了,初为人父的感觉怎麽样?」
    李诺这些日子的感觉是复杂的,有喜悦,也有茫然与不安,但更多的是责任。
    左相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意识用浩然之气探查了一下他的身体,目中浮现出一丝喜色,问道:「儒家第三境了?」
    李诺点了点头。
    左相像是想到了什麽,目中闪过一丝黯然,低声道:「他当年,也是儒家第三境……」
    李诺问道:「他是……」
    左相道:「你爹。」
    李诺知道父亲当年是有浩然之气的,但却不知道,他竟然年纪轻轻,就和自己一样,修行到了第三境。
    李诺很清楚,他的修为是怎麽来的。
    他的所有儒家修为,都是通过各种造福百姓的改革和变法换来的,属于实践派。
    儒家和法家不同,法家修外,是纯粹的实践派,只看判罚是否公平。
    儒家内外兼修,且修心比实践更加重要。
    李诺自认为在朝短短几个月,要论对百姓的贡献,他已经超过了左相。
    但左相有第五境,他却只有第三境。
    他修行的时间远不如左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
    左相这样的大儒,定然是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大义,可以随时牺牲自己丶家庭,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放弃。
    这一点,李诺做不到。
    他向来都秉持的是,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知道能力不够,所以这次的税改,他根本没有触及世家。
    但包括左相在内,另一部分儒家弟子,凭着一股浩然之气,敢在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不顾后果的对权贵和世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发起挑战。
    父亲在没有做多少事情的前提下,能晋入儒家第三境,可见他当年的信仰是多麽的坚定。
    李诺敬佩他们,却不会效仿他们。
    严格来说,他不算是真正的儒家,也不算是真正的法家,人们常将修行三种以上力量的人称为杂家,李诺体内的力量高达十种,恐怕有史以来,没有人像他修的这麽杂。
    好在修心虽然比不上他们,但他完全可以在实践上补回来。
    左相很快从回忆中醒转,语重心长的对李诺道:「立德丶立功丶立言,你已经做到了前两者,可以逐渐开始立言了。」
    修身丶齐家丶治国丶平天下,是儒家的修行纲领。
    立德丶立功丶立言,则是实现这一纲领的方式,也是儒家弟子一生都在追求的。
    其中,立德是指树立完美道德榜样,以高尚的德行影响后人,也就是修身。
    立功是指建立伟大的功业,为国家和百姓带来实际的利益,李诺通过各种变法,也已经做到了。
    立言最早是指提出真知灼见的言论或撰写着作,并且这些言论和着作能够流传后世,对后人有所启发和指导。
    在立言上,儒家的先贤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的儒家弟子,大多是对先贤思想的继承,很难再有开创性的理论,现在的立言,是指传道授业,将先贤的言论传扬下去。
    左右二相,弟子众多,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在他们的教导之下,许多弟子都拥有了浩然之气,他们作为老师,修为也能得到提升。
    这三点,是儒家修行的必经之路。
    李诺要完成立言,不一定要像左右二相那样,招收大量的弟子。
    在书院授课,也是一条途径。
    两位宰相早年间,都曾是四大书院的先生,教授过无数学生。
    只不过,与李诺在赵国做的事情不同。
    儒家「立言」所教授的,不是书画乐道,也不是骑射,而是儒家的思想,能让越多的学子被他们的思想影响,养出浩然之气,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