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礼科圆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口吃葡萄,最后一口也吃葡萄,当然是有意为之的。
    别看慕儿这小丫头年纪不大,但心眼比娘子还多,他要是不先吃她的,或者不最后吃她的,她一定会对两个人天下第一好的关系产生怀疑。
    他躺在椅子上,顺便将放在旁边的一本书拿起来。
    他看的是《吉礼》,科举考「五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丶地祇丶人鬼的祭祀典礼。
    考生需要知道,哪年哪月哪天,具体到什麽时候,会举行这些祭祀活动,祭祀的流程是什麽样的,祭祀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做什麽事情,演奏什麽音乐,以及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
    考完科举之后,每一位进士抓出来,都能独立的举办各种典礼活动。
    李诺一边看,一边在心中默背。
    科举没有划重点一说,到时候,考官会当场在几百种典礼中,随机抽出五种,而考生,则需要将所有的典礼流程都完整的背下来,才能胸有成竹的应对。
    万一有一种没背,科举正好考到,这一科就废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诺都在背五礼。
    人家从小就学五礼,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背,同样的东西,李诺需要在五个月内背会,时间的确有些赶。
    这几天,背书背的他头昏脑涨,以至于宋府家宴的时候,他看二叔宋敛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懂礼法也算特长,还是让二叔在大理寺住两天的好。
    他住两天,能节省自己几个月的苦功。
    宋敛被李诺的眼神看的心里发毛,轻咳一声,开口道:「听宋瑜说,你要参加科举?」
    李诺回了回神,点头道:「是。」
    宋敛道:「如果礼科有什麽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李诺点了点头,说道:「谢二叔。」
    他还是决定不拿二叔做试验了,吃宋家的,住宋家的,抓宋家的,这种事情李诺干不出来。
    但背了几天书,他还是觉得,靠自己,真不如靠别人。
    二叔是礼部员外郎,他的上面,还有礼部郎中,礼部侍郎,礼部尚书。
    后两位属于高级官员,大理寺无权处置,礼部郎中,和驾部郎中一样,正五品官员,官职不高不低,刚刚好。
    李诺之前没有想到他,是因为郎中都是各司的一把手,而一把手负责掌控大方向,具体的事务,是由下面的员外郎和主事负责。
    礼部郎中,未必是礼部司最懂礼法的官员。
    如果礼部郎中不行,那就再试试礼部的几名主事。
    这书谁爱背谁背,反正他是不想背了。
    吃完饭,李诺让吴管家通过明镜司,找来了礼部郎中的资料。
    不出他所料,这位礼部郎中,是至圣六年的礼科状元。
    朝廷在专人专用这方面,一直都贯彻的很彻底,礼科成绩出众,几乎百分百会进入礼部或者太常寺这种负责礼乐祭祀的部门。
    如果礼部不行,太常寺也可以试试。
    上次刘商没能在第一时间点亮法典,李诺还以为法典的要求提高了,后来发现只是刘商长时间不练手生。
    太乐令手下数千乐师,不需要亲自弹奏,手生了很正常。
    但礼部官员,可是得自己安排典礼流程的,对于礼仪只会越来越熟,如果礼科算特长,理论上他们有很大可能满足法典的要求。
    问题在于,这位礼部郎中,不愧是礼科状元,为官多年,一直都慎行守礼,既不迟到早退,也不狎妓嫖娼,连明镜司那里都没有他的把柄,该用什麽理由抓他呢?
    算了不想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大理寺的官员吧。
    礼部。
    距离下衙还有一刻钟的时候,礼部郎中卢盛放下了手中的一本《吉礼》。
    虽然作为礼部郎中,具体的典礼筹备事宜,已经不用他亲力亲为,但他还是得熟悉所有的礼仪流程。
    一旦经过他审核的仪制出了问题,他也难辞其咎。
    五礼他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并且每日温习,自从他当上礼部郎中以来,十多年的时间,一次疏漏都没有出过。
    下衙的钟声响起时,他已经收拾好了桌子,将所有的物品归位,用抹布将桌子擦的一尘不染。
    做完这一切,他才关上衙房的门,向礼部外走去。
    通过仪门时,一位中年官员,从后方走来。
    卢盛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仪门之前,对那中年官员行了一礼,等对方通过之后,才走过此门。
    中年官员走过仪门之后,又回头说道:「同衙为官,卢郎中不必每次都如此客气。」
    卢盛面带微笑,说道:「理当如此。」
    他是礼部郎中,面对侍郎大人时,理应让长官先过。
    虽然律法和礼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这却是他自己领悟到的为官礼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