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前突击,目标直指日军第十八师团的指挥部!
切记不要恋战!”
“另外,黄百韬左翼的日军火力据点已经被新编二十二师顺路拔掉,让他拆开陈峰的主力团,立刻从那里给我打开一个缺口,撕开敌人的防线!配合新编二十二师的后续进攻。”
一道道精准而及时的命令,从联合指挥部发出,通过无线电,通过电报机,通过电话,迅速传递到各个战场。
远征军的炮火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对日军的关键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也因为楚云飞的居中调度而变得异常顺畅,攻防转换,行云流水,让一线日军指挥官感到处处受制,疲于奔命。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一整天,直到黑夜到来。
双方颇为默契的停止了攻防战斗。
他们是人,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整和补给。
没有日军夜袭,远征军部队也在加紧恢复体力,调整后续的进攻方向。
敏当方向。
一支新的力量,在远东盟军指挥部的协调,以及史迪威的督促之下。
终于抵达了敏当外围的指定集结区域。
史密斯少将和他麾下的英缅第一步兵师(一个经过重新整理调整之后的新编制单位,整合了部分原英印军和英缅军的残部,并补充了一些来自印度和缅甸本地的新兵,并非此前的英印第一师或英缅第一师。
这支部队是英国方面在看到中国远征军在敏当取得惊人胜利,以及美国方面加大援助力度后,为了在缅甸战场上“重新展现存在感”并“分担盟军责任”,而勉强拼凑起来的力量。
他们长途跋涉,绝大多数是通过空运,亦或者是通过汽车转运到曼德勒。
而后统一乘坐汽车,抵达最近的补给基地后补给,然后再徒步开进。
刚刚抵达前线。
士兵们个个面带疲惫,军容也谈不上严肃。
与久经战阵、士气高昂的中国远征军主力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股“弱小”的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这样的军队出现在前线战场上,势必会第一时间成为小鬼子想要拿捏的软柿子。
在一处靠近河谷的、相对安全的林间空地上,几顶军用帐篷在雨后泥泞的土地上匆匆搭建起来。
这里是史密斯少将的指挥部。
他们电台天线也才刚刚架设完毕,通讯兵正在紧张地调试着设备,就接到了楚云飞通过联合指挥部给他下达的命令,以及明日的作战计划。
一名英军联络官,气喘吁吁地将一份译好的电报送到史密斯少将手中,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
史密斯接过电报,展开细看。
电报的措辞简洁而明确,充满了楚云飞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指挥风格。
“史密斯将军:明日拂晓,你部将协同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对盘踞于敏当外围271号阵地之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发起攻击。
具体作战部署如下:张灵甫的新编二十九师,将从正面强攻,以其强大的攻坚能力和不屈的战斗意志,吸引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的注意力,并对其构成主要压力。”
看到这里,史密斯少将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
让远征军去啃硬骨头,这倒符合他的预期,也乐见其成。
他继续往下看:“史密斯将军,你这支英缅军,因其多为轻装步兵,雨林作战经验相对丰富,则是可以从雨林之中的崎岖小道迂回到其侧后,切断其补给和退路,并配合正面进攻部队,形成合围聚歼之势。
要求你部务必于明日上午十一时前,秘密运动至指定位置,并发起攻击。具体行军路线及攻击目标点,详见附件地图。联合指挥部将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电报的末尾,是楚云飞和史迪威的联合署名。
但史密斯很清楚,这份作战计划,绝对出自楚云飞的手笔。
“迂回到敌军侧后?切断补给和退路?”
史密斯放下电报,走到简易的地图前,仔细研究着楚云飞为他规划的行军路线和攻击目标。
那条所谓的“崎岖小道”,在地图上看起来就像一条蚯蚓般蜿蜒曲折,穿越的是大片的原始雨林和险峻的山地。
他身旁的上校参谋长,此时也也凑过来看了看,随即面露难色:“将军,这条路线恐怕非常难走。
我们的士兵刚刚结束长途行军,体力尚未完全恢复。
而且,雨季的丛林,到处是沼泽、毒虫和难以预料的危险。
让我们这支以轻装步兵为主的部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秘密迂回到日军戒备森严的侧后,并发起有效攻击,这.这简直是”
“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吗?”史密斯替他说完了后半句话,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任务的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