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留下的箭簇的痕迹,差一丁点就远程杀伤赵王。赵王怨恨他,下过一道命令——谁能捉住张唐,赏赐方圆百里的土地。
    张唐连连拱手推辞:不是我不想为吕相分忧,实在是这种情况,就算我立即出发,半路上也会被赵国人给截胡,还怎么当燕国的丞相?
    吕不韦十分心塞,自从嫪毐取代他,成为赵姬的专宠,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违抗他的命令了。路上有风险这种事,也敢拿来当借口?就凭秦赵的关系,哪个秦国官员路过赵国绝对不会被抓?拜托,赵国的公子偃又不傻,这个时间点,秦吏往燕国跑,肯定能抓一个是一个啊,难道还要放他们过去,等着秦燕结盟,秦军和燕军一起打上门吗?
    话说就连嫪毐都有封地了,吕不韦就想扩大封地——除了在太后那边争宠争不过,他什么都比嫪毐强百倍千倍!吕不韦早就惦记上了赵国的河间之地。
    作为一个执行能力超强的人,当年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就立即找上子楚,对他说:“我可以光大你的门第。”
    当时,吕不韦只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商人。子楚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商人很可笑,他摆摆手就要撵人,毫无顾忌地充分发挥语言艺术,将嘲讽也表达得十分委婉——“你暂且先光大你自家的门第,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第。”
    然而吕不韦一点都不气馁,他意味深长地说:“我的门第要等你的门第光大以后才能光大起来。”
    一句话说动子楚,开启了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风险投资。
    现如今,吕不韦依旧敢想敢做。他先找了一个来自燕国的秦国高官——刚成君蔡泽。派蔡泽出使燕国,替他办事。
    刚成君蔡泽是一只老狐狸,他到了燕国,绝口不提吕不韦想要赵国的河间之地。而是先给燕王喜洗脑——赵国抢了燕国那么多城池,大王不想抢回来吗?我在秦国熬了许多年,总算熬出头了,现如今位列公卿,不仅在太后和秦王面前能说得上话,就连吕相也对我言听计从。如果大王想要收复失地,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我可以帮忙说动吕相,让秦国和燕国结盟,一起攻打赵国。
    这就是吕不韦的高明之处,他自己想要地盘,却拉燕国当炮灰。还要站在燕王喜的立场上,派人忽悠燕王喜主动往大坑里跳。
    然后吕不韦再告诉赵姬和秦王政:燕国想跟秦国合作,一起去抢赵国的地盘,燕王喜把太子丹都送过来了,真的非常有诚意,咱们是不是也表示表示?
    要不是秦王政的暗卫给力,赵琨都意识不到吕不韦如此能耐。
    至此,两国即将结成同盟,一切都非常顺利。唯一的问题就是——秦国这边让谁去燕国主持联合伐赵的相关事宜?毕竟对面来的是太子,我方的人选,身份也不能太低。还必须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不然没法平安地抵达燕国。一路过赵国,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秦王政不许赵琨去,张唐又不肯去。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吕不韦的火气蹭蹭地往上冒,他摆摆手,示意张唐暂时退下,召集门客,请大家给他出主意。
    李斯眼观鼻、鼻观心,没说一句话。这事情不难办,只要派一个口齿伶俐的说客,去跟赵王沟通,让他答应不为难路过的秦国使者,张唐就没理由继续抗命了。
    然而这事风险很大,有可能说服赵王,也有可能直接被赵王砍头。千万别相信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所以要提倡不杀使者,就是因为两国交兵,诸侯一怒,往往先拿使者开刀。搞得每次一开战,官吏都不愿意当使者。比如晋王杀死前来谈判的郑国军使1,宋王也曾杀掉楚庄王的使者。
    杀不杀使者,主要看事情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能够协商解决,何必大动干戈?
    如果已经没得谈,那就干脆把使者砍了,挫一挫敌方的锐气,表达我方抗争到底的决心。
    一旦站出来给吕相出主意,万一吕相顺口来上一句:“很好,先生去吧。预祝先生马到成功。”岂不是自己将自己置身于险境?李斯来秦国,还想青云直上,不带这么作死的。
    也有门客出了几个馊主意,比如杀掉张唐,杀鸡儆猴,震慑百官。态度强硬一点,再派一个人就行。哪怕让赵琨去也可以。毕竟秦王政一直都非常尊敬吕相,如果是吕相坚持要做的事情,秦王政也会退一步。
    吕不韦很是意动,确实不妨杀个老将立威,除掉不听话的张唐,就制造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将赵琨送走的机会。等赵琨到了燕国,秦燕的友好合约,吕不韦一条都不会照办,那赵琨自然就回不来。一石二鸟,完美。
    甘罗实在听不下去了,他不愿意看着赵琨去涉险。而且真要这么搞,将来秦王政掌权,吕不韦还能全身而退吗?作为吕不韦的家臣、门客,他们岂不是要被牵连?
    他上前几步,主动请缨,说:“臣有办法让张唐听君侯(吕不韦)的话。”
    其他门客都笑,呵斥他说:“甘罗,君侯亲自出马,张唐尚且无动于衷。你一个小小孩童,瞎凑什么热闹?去去去,回家玩泥巴去。”
    甘罗不卑不亢道:“古时候,项橐七岁就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为何不让我试一试,不由分说就呵斥我?”
    众人听了,便不再反驳。
    甘罗虽然年少,待人接物却十分老练。这两年,他替吕不韦做事,接待过各国的使者,神童之名早已传遍诸侯。
    所以吕不韦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他说有办法,吕不韦就鼓励他放手去做。
    甘罗去拜访张唐,见了面,直接反客为主,伸手邀请张唐入座,张唐不坐,甘罗作了一个揖,以极其优雅的姿势先坐下了,劈头盖脸地就问:“您跟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
    张唐说:“白起战必胜,攻必克,夺取的城邑,不计其数。我比不上他。”
    甘罗又问:“应侯范雎,与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
    答案明摆着——虽然都是丞相,范雎侍奉的是一位雄主,吕不韦则捡了一个大便宜,侍奉一个还不能掌管国家大事的少年郎,臣强主弱,只手遮天。张唐不知道这个小孩干嘛老说一些废话,不耐烦地回答:“范雎的权势比不上吕不韦。”拜托,三岁小孩都知道。
    甘罗缓缓抚平衣袖上的褶痕,字字诛心:“当年范雎要攻打赵国,白起认为已经错过了灭赵的最佳时机,阻挠范雎,不肯出征。在距离咸阳七里的地方,被绞死了。现如今,吕不韦亲自邀请,张将军却执意不肯,我不知道张将军将会身死何处呀?张将军当真自知功劳不如白起吗?”
    张唐听了这番话,冷汗都下来了,这小孩该不会听见什么风声,知道吕不韦起了杀心,特意来示警吧?
    为了彻底打消张唐的顾虑,甘罗向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