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称职吧,国尉该做的事,他又桩桩件件都办得十分漂亮,挑不出毛病。属于那种处理公务的效率非常高,但是不守规则的奇人异士。别人上朝,都是提前进宫,就在“九卿房”里等着。尉缭上朝,那是踩着点到,不会早一刻,也不会晚一刻,有时候他来的比秦王政还晚,偏偏又没迟到。主打一个无所畏惧。
    秦王政拥有很多心腹,文臣武将都不少,其中尉缭是招揽难度最大的一个,而且忠诚度无限接近于负数。尉缭主张意气相投、目标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合不来就赶紧散伙。以至于秦王政失了平常心,一心想让这个特殊人才在大秦宾至如归,从此落地生根。他特意下令,尉缭的衣裳、饮食规格,都要跟他一样,就住在王宫里,也不必遵守君臣之礼,而是采用平等的礼节跟他相处。
    然而尉缭深知人性,他认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哪怕是血脉至亲,多多少少,也会希望得到情感或者物质方面的回馈。
    赵琨表示赞同,有一段时间,赵琨的亲妈被感恩文学给洗脑了。一杯水,一顿饭,都要顺便给赵琨来一场感恩教育,搞得赵琨有点无奈——他从来没有忽视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东西总是挂在嘴边就非常奇怪。让赵琨在自己家待着都会有一种类似于在外作客的错觉,最后他实在心累,就对母亲说,要不你别做饭?放着我来……
    赵琨是个比较率性的人,对别人要求不高,不怕同伴偷懒,他自己有时候也会偷懒,最怕那种负面情绪比较强,既要付出,付出以后又觉得心理不平衡,乱发脾气,闹得所有人都不得安宁的人。
    就算是什么都不图,只默默付出的超级恋爱脑,不也希望将喜欢的人俘获嘛?
    对于秦王政反常的优待,尉缭非但没有宠辱不惊,反而产生了极大的隐忧——《老子》中有一段话说得好: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尉缭清醒得很——现如今的秦国,内有贤臣,外有良将,独缺一位总览全局、统筹全国兵马的战略型军事人才。秦王政的礼遇,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尉缭当牛做马,辅佐他扫平六国,一统江山。
    针对这次伐赵惨败,尉缭摊开一张舆图,指出了秦军的战略失误。
    他提了一个建议:以秦国的国力之强,诸侯就好比是郡县之君。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那些诸侯联合起来,出其不意地进攻。这就是智伯、齐泯王之所以功败垂成的原因。希望秦王政不要吝惜财物,派人重金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打乱诸侯的合纵计划,最多损失三十万金,就能将六国诸侯尽数消灭了。
    智伯活跃在春秋时期,曾经是晋国最强的权臣,差点就将赵氏给灭了,后来被韩、赵、魏三家联合击破。
    齐闵王时期,齐国的国力十分强盛,东征西讨,破秦、灭宋、制楚。后来被燕、韩、赵、魏、秦五国的联军合力攻破了都城临淄。数年以后才得以复国。
    一番话恰好说到秦王政最担心的事情上,而且还挺委婉的,没有直说秦军每次大败,基本都是被诸侯联手暴揍。颇为照顾秦王政的感受。
    秦王政一点就透,虚心求教:“依先生的意思,应该从何处下手?”
    尉缭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地将手中的竹笛伸到舆图上轻轻一点。
    秦王政低头一看,问:“先灭韩?”
    尉缭懒洋洋地转着竹笛,微笑:“王上圣明。”
     第85章步入官场。
    以前,赵琨阅览《史记》的时候,心中曾有过一个疑惑——在秦灭韩的过程中,那个俘获了韩王安、尽数收纳了韩国的土地的“内史腾”,究竟是什么人?
    这一回,赵琨总算是搞清楚了,原来内史腾不是秦国的内史,而是韩国的内史——他被尉缭给秘密策反了,已经暗中投靠秦国。
    秦王政派李斯攻打韩国,大军还没出动,内史腾就劝说韩王,先献上韩国的南阳地区求和。
    秦王政大喜过望,委托内史腾代理南阳郡的郡守。
    从前,韩国也经常割地求和,然而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半个郡的地盘,一共几十座城邑,这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秦王政深刻地认识到了尉缭的才能,每次见面,他都将礼贤下士做到极致。然而过分谦卑,反倒引发了尉缭的心病。
    尉缭时常以牛马自比,他感觉这般没有底线的荣宠,已经不是要让牛马拉车干活,而是要杀牛马吃肉喝汤了。
    尤其是最近住在宫里,跟着秦王政,接触到许多秦国的机密,也越来越熟悉秦法。
    尉缭从未见过如此严苛的律法——嫪毐谋反,被诛三族,这没什么可说的。然而这件事,最终连坐了四千多户,共计两万多人被流放到蜀地。成蟜叛乱,连累他麾下所有的将士被屠戮,大多数将士根本就不知晓成蟜做了什么。还有屯留城内上万的无辜的百姓,都惨遭流放。
    秦国总共才几百万人口,被连坐、牵连成为囚徒,去为秦王政修建陵墓的人居然超过了七十万。
    这是多么可怕的囚犯比例!尉缭彻底动摇了。
    他也曾四处漂泊,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尤其是底层百姓,那种穷到娶不起妻室,靠给人当赘婿繁衍子孙的青少年,一旦开战,都是第一波炮灰,存活几率相当低。
    战国乱世,诸侯争霸,燃不尽的烽烟,服不完的兵役,导致各国的人口都不是很多。
    尉缭当然渴望用他毕生之所学,终结这乱世,给天下人带来和平又安定的新生活。
    然而,如果一统天下的是秦王政,那秦国的严刑峻法将会普及到尉缭走过的每一处郡县乡镇、山川河流,天下人都要被这种极其严苛的律法约束。那他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将天下人都拽入了更加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尉缭一遍遍问自己,能不能承担这样的后果,他的答案是不行。
    他私下对人说,“秦王政鼻梁高挺,大眼睛,眸光锐利如鹰隼,胸有乾坤,声音洪亮,是一等一的好相貌。可惜他寡恩,虎狼心肠。不得志的时候固然可以轻易地礼下于人,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伤害别人。我只是一介布衣,然而秦王见到我,却时常表现出谦躬的模样,假如真让他实现一统天下的志向,那天下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这样的人,不可长久地跟他交游共事。”
    一传十,十传百,等尉缭这话传到秦王政的耳朵里,就完全变了样——秦王这个人,鼻梁高挺,眼睛细长,鸷鸟般的胸脯,豺狼似的声音,缺德寡恩且虎狼心肠……
    秦王政简直气笑,他隐隐觉得哪里不对,特意去国尉府看了一眼,发现尉缭已经跑了。
    几乎同时,赵琨牵着黄犬,放飞了花朝,点齐卫队,整装待发。刚巧秦王政也带着蒙氏兄弟和众多郎卫赶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