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计算方式,紧接着就开始了批判。
    有关历法问题,也就是儒略历与真实春分的偏转,其实并非现在才发现的。
    毕竟测定白日时间的变化,其实并非什么特别有难度的事。
    但教会却因为各种原因而置之不理,在实质上反应了一种结果:罗马教会早已不再以真实为其标准,而是以制度、仪轨和人为定义的时间替代了上主的时间。
    复活节在罗马教会中沦为一种象征性的纪念仪式,
    只剩下教士诵经,主教献祭,百姓听讲这些繁文缛节。
    早已脱离了耶稣复活所承载的那个彻底颠覆秩序、解放被压者的天启时刻。
    这正是天主教神学腐化、体制僵化的缩影。
    他们用错置的时间来纪念一个,历史的革新时刻,用金饰与祭袍来掩盖一位被钉十字架、裸体流血的弥赛亚。
    早年的时刻、就有神父做出警告,如今更是如此,印证了那句话“若教会只求纪念,而非回应圣灵的行动,其便成了空坟。”
    也正上主对这空坟的愤怒与不满,也才有了当下的变革。
    圣子,先知、在真实复活节所行的复活奇迹,意味着:
    【真正的复活,不屈从于历法、教会仪轨或政治权威,而是回应天地的节律,是上主在历史中的直接介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2/2页)
    【他的复活不由主教宣布,不由礼仪安排,而由天象与苦难见证,这是对僵死信仰的指控。】
    【他的复活,不在教堂内,而在风雨交加的旷野;不在钟声齐鸣之时,而在乌云未散的夜里,这正是对历史的回应。】
    伊拉克略着重介绍了盖里斯的各种奇迹,并认为这一切都是有着深刻寓意的,是上主的刻意为之,借由盖里斯来警告世人。
    提醒着信众,应该借由盖里斯展露的那一切,与神更深层次的交互。
    这种想法,其实便与耶路撒冷宗官方,是有一些不兼容,但更符合普通信众需求。
    至少,这样一来,许多普通人,不会再因为看不懂盖里斯隔三差五,在报纸上讨论的数学、物理、化学公式而陷入自我怀疑,担心自己是不是被神给抛弃了。
    对于许多虔诚的信徒来说,那种无法追随上盖里斯思想与脚步的痛苦感,是异常折磨的。
    而伊拉克略,则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安慰者的角色。
    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因信称义概念的重新提炼,暗合了一部分原先宗教改革的思想。
    意在降低入教的难度,让信仰更容易传播,这也就是为什么EU4里,神秘主义倾向高的时候,传教强度会被提高,毕竟实质上是降低了信众对教义的认知,从而达成一个“我不理解,但我信”的效果(再形象点——新教徒)。
    因信称义这个概念,也并非是16世纪马丁·路德的独创。
    事实上这个概念,早在早期基督被创立之初,就被圣徒保罗以反律法主义的形式提出过类似的。
    通过抛开繁杂的犹太教传统,使得基督教入教的门槛被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做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不论是基督教的创立,又或者之后的历次宗教改革,实质上都是在让原本复杂的东西,变的更简单,从而得到传播度上的提升,以及普通信众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就相当于,让“赎罪卷”变的更廉价。
    盖里斯喜欢这种变化吗?
    当然不太喜欢,否则他就不会说“我不是神”这种话。
    但他其实也无力阻止这种思潮的传播,只能予以约束,保持一定的警醒,安排伊拉克略这种人,来进行有限度的引导。
    伊拉克略,也乐得充当这种“御用反对派”,反正他是通过吹盖里斯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和耶路撒冷宗官方的不同。
    在他看来,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风险性。
    而且在引导舆论之余,还能赚不少的稿费,提升自己的名望,通过带货来赚许多钱。
    对他来说,这就是自己的人生意义啊!
    喜欢钱,能有什么错吗?
    ……
    梅丽森德走在提尔的新城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提尔的新城区,已经成为王国里公认最宜居的城市了。
    其不仅有着原先海洋的湿润空气,能够提供与内陆不同的气候,也还有最为完善的公共服务。
    良好的道路、干净的自来水、安全的城市环境、便捷的商品采购,这都是其他地区所难以媲美的。
    “中午好啊,阿梅!”
    “本叔叔,你也好,怎么?出来买鱼?”
    “啊哈哈……”
    “阿梅,还是一如既往的这么漂亮,也不晓得未来谁有福娶到你。”
    梅丽森德对于这种恭维,也只是笑笑,略有些羞涩,而不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