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空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甫嵩失利。
    对于大汉是巨大的打击。
    三辅战败的消息不断风传,各州人心惶惶不安。
    翌日。
    大朝议。
    刘牧姗姗来迟。
    好在司隶校尉特殊,有迟来早退之权。
    加冕司徒的崔烈,昂首挺胸立于朝堂之上。
    太仆卿袁基神情灰败,连何进都神情了了,兴致不高的左顾右盼。
    “诸卿。”
    “皇甫嵩败了。”
    刘宏扶剑徘徊在帝陛之上,言辞冷厉道:“尓等是大汉人杰,不是尸位素餐的废物,区区一个羌胡,难道都平不了吗?”
    “陛下。”
    崔烈出列。
    来了。
    他来了。
    刘牧心中失笑。
    崔烈无功,敢提出放弃凉州。
    可笑的是,这样的人竟然后来晋太尉一职。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天子来说,能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忠诚。
    而崔烈恰恰不缺这一点,未来会为了大汉战死长安,算是死的壮烈,留下英名。
    “言。”
    刘宏沉声道。
    崔烈恭敬道:“凉州贫瘠,多年赋税各州之末,耗费大量人力来辖治,臣以为凉州一地可取可弃,不妨与北宫伯玉等人商谈,换回萧关,将凉州割弃自治。”
    “崔司徒烂言。”
    朝卿中,议郎傅燮走出。
    他是北地灵州人,更是凉州之士。
    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凉州沦陷,甚至被大汉舍弃。
    “哦?”
    崔烈转身惊诧一声。
    傅燮冷哼道:“祖宗之土,岂可予人,斩司徒,天下乃安。”
    “放肆。”
    崔烈脸色铁青的怒喝道。
    “放肆。”
    “你才是放肆。”
    傅燮朝着上位微微拱手,铿锵有力道:“裂土分疆,大汉之罪人,崔司徒竟敢言辞凿凿的说和谈自治,心中还有陛下,有大汉吗?”
    “你有何策?”
    崔烈负手而立问道。
    傅燮朝着上位恭拜道:“更刺史,兴民意,耿鄙有才能,可任凉州刺史,从内部激发抵抗叛军的百姓,臣请愿为此人属官,奔赴凉州,为陛下分忧,为大汉出力。”
    “原来如此。”
    刘牧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是要借机换上一个自己信任的凉州刺史啊。
    想来也是,一个登上三公九卿之位的名士,怎么敢轻易提出割弃凉州之土的言论。
    显然,是给满朝公卿一个台阶。
    由崔烈,傅燮表演了一场人尽皆知的双簧。
    “诸卿何意?”
    刘宏目光落在殿中。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何进,杨彪,袁基等人无不附和。
    不同意傅燮之言,就要想出办法压下凉州之乱。
    可事到如今,连皇甫嵩都只能固守陈仓,他们拿着笔,提着剑去平叛吗?
    至于太尉邓盛?
    老神在在,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很明显就是一个吉祥物,临时挂一下太尉职而已。
    “准。”
    刘宏拂袖道:“拟诏,擢耿鄙为凉州刺史,与皇甫嵩内外联合,克敌用兵,早日还凉州朗朗乾坤,以安天下之民。”
    “诺。”
    兼尚书令的刘虞躬身应喝。
    “诸州萧条。”
    “田亩荒芜,赋税不更。”
    刘宏漠然道:“擢豫州曹嵩为大司农,统御天下农事!”
    “陛下圣明。”
    满朝公卿,再度恭应。
    “无事退朝。”
    刘宏扶剑,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刘牧一眼。
    显然。
    曹嵩也是买官之一。
    自从骆俊登临豫州刺史之后。
    州治就迁到了颍川,沛国的国力就在下降,必须有人在朝中出力,故而曹嵩站了出来。
    诸卿退朝。
    零零散散的离开宫廷。
    刘牧走出宫门之时,蹇硕已经等候良久。
    “世子。”
    蹇硕微微一礼,从一个小黄门手中接过天子诏,淡笑道:“此密诏为陛下所书,奴婢也不知何事!”
    “知道了。”
    刘牧登上车舆,突兀问道:“王允何在?”
    “王子师?”
    蹇硕愣了一下,恭敬道:“现在河内温县,据说在司马家做客,世子可要征召?”
    “不必了。”
    刘牧放下帷幔,缓缓摊开天子诏。
    宽大的诏书中,只有‘御制’两个字,末尾处压着一方大印印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份空白的天子诏,且还是传国玺所制。
    显然,这是一份临别的礼物,未来恐怕没有多少机会能见到这位大汉天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