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修士当自强(10)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临行前几日,一家五口乘坐马车从田庄返回京中府邸。
    府邸还是原来的显国公府,被先帝送给任承舟之后也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改动,只是将牌匾和内里布局调整一些。
    任承舟与沈瑶常年在田庄生活,尤其是在新帝登基之后,非逢年过节,他们轻易不出田庄。
    因此,被闲置的显国公府便慢慢荒废下来。哪怕这里常年有宫里匠人进行修缮,依旧改变不了因没有人气导致的落败。
    “这次回来,宫里要如何解释?皇上登基三载,平日励精图治,怕是没有时间搭理我们。”
    沈瑶一脸淡定的说出客观事实,不是姜承瑜不管,而是真的没有时间。
    皇上多忙啊,更何况手上还有这么一大堆烂摊子。
    去年初,皇上压了许久的选秀召开,整个姜国都发生震动。
    不光是京城百姓,连边疆之地都有秀女被送来参选。
    在实属罕见的规模之下,皇上一口气纳进后宫双位数妃嫔,都没有顾及陪着一起走过来的正妻。
    据说皇后如今行事受限,身体更是吃了不少暗亏。
    沈瑶不乐观估计,这位皇后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
    “简单辞行便是,皇上知晓我们有离京的想法。”
    任承舟一开始就没有隐瞒姜承瑜,要不然当年他们两人私下合作不会进行的这般顺利。
    “皇上与我们不同,”他们顶多是一群富贵闲人,哪怕离开京城四处游玩,也不会影响姜承瑜的皇位。
    但换成姜承瑜其他便宜兄弟就不成,哪怕是姜承瑾,终身只能在京城老死,更不能随意踏出京城半步。
    曾经动过手或者有这个倾向的皇子们都不能离开京城。
    成王败寇,也要防止其东山再起。
    沈瑶侧头看了眼窗外,依旧是人来人往的热闹模样,京城是姜国的国都,这里什么时候都不会缺人。
    “这次离京,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回来。”
    心情说不上复杂,沈瑶是修真者,哪怕如今的情况认真说只能算半个,但寿命方面也是实打实的悠长。
    伸手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小脑瓜,沈瑶嘴角含笑,阳燿他们都乖觉的很,可能是入京之后的气氛觉得不舒服,一个个蔫哒哒的很没有精神。
    柔声哄了两句让他们别怕,沈瑶又提到国公府的情况。
    自从老夫人何氏去了,国公府就正式闭门谢客。
    直到去年宫里选秀,皇帝再三恳请国公爷出山,国公府才在朝堂露面。
    不过露面归露面,国公爷一直拿自己的身体说事,哪怕上朝也是吃白饭,手里更是丁点权柄都没有,让人连攻伐他的欲望都提不起来。
    不仅如此,国公夫人也是修身养性,带着已经进门的几位儿媳,整日不是跑寺庙就是跑道观,遇见就是各种求神拜佛,上香祈福。
    如果有人问起,那国公夫人更好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一切为了国公府的子嗣,总不能让国公府绝后。
    没办法,像任敏敏这一代小辈,连成了婚的国公世子都没有子嗣,国公夫人为其着急上火不是很正常?谁家不在乎能传宗接代的儿子呢。
    国公夫人不仅带着儿媳搞这些,连同出嫁的女儿也不放过。
    任敏敏嫁人满打满算不足两年,依旧被国公夫人叫着各种跑。
    好在任敏敏运气不错,嫁人之后没多久就怀孕生子,也堵住了某些人的嘴巴。
    “舅舅舅母那边正常拜访,去岁年节宫宴,我听舅舅的意思,皇上有意将兵权交给舅舅一部分,最迟今年秋末,舅舅便要重归朝堂。”
    之前的回归并不算,因为国公爷手里没有兵权,说话也没有足够的份量,不能撼动朝堂上的某些人。
    若是秋末顺利接手兵权,国公府不仅会一改颓势,也能帮皇上稳固朝堂,双方合作共赢。
    毕竟皇上与国公府有血缘关系,兵权历来敏感,不管交给谁都不放心,只能说有一层血缘关系会更可靠。
    “若是如此,那我们这次登门拜访,那些药材也要重新换上一批,”早前吃的都不合适。
    “按舅母的意思办,我们离开京城,有心无力。”
    任承舟收起手上的折扇,取来一旁的茶盏倒了温茶。
    挨个斟好递到车厢中的几人手上,任承舟细细品尝,顿觉的乡间野茶也比宫中贡品要强。
    马车走走停停,最后落在高高悬挂的王府门前。
    一家五口下车,因时间不够,故而选择休整歇息。
    叫来府中管家查看库房情况,沈瑶确保自己要送的礼无碍,又着重往里添了几样。
    既然要走,有些可以拿来做人情,不然丢在库房也是浪费。
    当然,田庄里一些比较值钱或者有用的东西已经被沈瑶收进空间。
    不管在任何时候,沈瑶都是先可着自己满足,之后才会去考虑其他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