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七零胡同日常(14)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些水果,比如成熟的荔枝、香蕉之外,还会有成熟的西瓜、桃子、杏子、李子、樱桃、油梨等水果。
    这些水果,其中大部分都很适合做成罐头储存。
    只不过碍于这个年代的交通关系,不好成批次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这些事暂时记在心里,沈瑶打算先和赵月月聊聊,摸一摸东北那边的底子。
    若是底子充足,将这些水果入罐头厂是个好选择。
    双方都得利不说,也能给其他厂子开一个好头。
    “小沈,慢些走,有空常来坐坐。”
    “徐部长,您留步,一定一定,咱们罐头厂后勤处哪哪都好,我来了都不想走。”
    “哈哈哈哈哈,小沈啊,会说话,听说你当小组长了?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厂子的未来就靠你们年轻人。”
    “……”
    从后勤处出来,沈瑶先是伸手揉了揉脸颊。
    刚刚假笑的时间太长,以至沈瑶脸蛋有些发酸。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赵月月那边一旦打通,不只是便宜罐头厂的事,等到后面改革开放,沈瑶也能借此得利。
    ‘干活干活,下班回家。’
    元气满满地给自己打了个气,沈瑶转身回厂房继续上工。
    下班的铃声到点响起,沈瑶揉了揉酸涩的肩膀,惊觉今天干活有点猛,明天得收着些。
    “小沈,不能这么拼命,自己的身体最重要。”
    周淑娟升了官,连说话语调都和之前不同。
    沈瑶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又言语两句闲话,才推上自行车回家。
    不过回去之前,沈瑶馋嘴,忍不住又买了几个罐头。
    小邓追出来,“这是部长交代,特意给你留的。
    正经的牛肉罐头,你自己收好哈。”
    说完,小邓转身进屋,堪称来去匆匆。
    沈瑶低头看着自己提溜的布袋,忍不住笑出声。
    别说,干这种活,她还挺得心应手。
    回到丰收胡同,沈瑶先把罐头放在床头柜,自己去办公桌前给赵月月写了回信。
    信件内容多是一些关心之言,再有就是山货野味和水果的问题。
    如今京市罐头厂,主要做三类罐头。
    肉罐头,蔬菜罐头,水果罐头。
    其中肉罐头比较固定,也是罐头厂的招牌。
    蔬菜罐头和蔬果罐头根据季节来,基本是有什么做什么,量多量少不确定,倒是没有剩余卖不出去的时候。
    毕竟罐头属于热销货,走亲访客拎两盒罐头也很体面。
    据说罐头厂早前还做过鱼罐头,但因为京市不靠海,鱼的供应比水果和蔬菜还要不固定。
    没办法,最后只能砍断这条生产线,全力生产各种口味的肉罐头。
    满满两页纸的信写好,沈瑶慢慢揉了揉手腕,将其封装入袋,贴上邮票,只等明天上班路过邮局把信投进去。
    “妈,这是我同学邮来的蘑菇山货,你收着,到时做菜放些,鲜的很。”
    包裹取出一半送到正屋田娜这边,沈瑶没忘留下一半给沈家。
    沈瑶自觉得自己公平公正,娘家和婆家都要一视同仁。
    田娜看了哎呦一声,说这些蘑菇和山货新鲜的很。
    “今儿就煮一个蘑菇汤,在配上现烙的鸡蛋饼,保准你们吃撑。”
    说完,田娜转头把吴招娣和王艳艳叫出来给她干活。
    至于沈瑶?小儿媳妇都送了山货,哪还用得上伸手。
    沈瑶看着吴招娣和王艳艳不情不愿,心说她这两个妯娌人没什么毛病,就是有现代大部分人的通病,懒。
    单纯的不想动不想忙,哪怕日常上班也是偷摸歇着。
    要不然吴招娣和王艳艳工作多年不能半点没有长进。
    须知机械厂的临时工,哪怕干的久了也会转正。
    但吴招娣就一直是临时工,工资也是最低的那一档,足以可见本人性子如何。
    “妈,这些山货看着不错,是四弟妹带回来的?”
    吴招娣看见沈瑶还在,笑着又和沈瑶搭话。
    住在一起久了,双方都互相了解。
    别说,吴招娣和王艳艳还挺喜欢沈瑶的性子。
    懒归懒(她们自己也懒),但舍得花钱给家里买吃食。
    这段日子,光是石头他们就吃了不少品种罐头。
    罐头这种稀罕物,除了四弟妹,谁还有本事带回来。
    “是啊,老四家的有本事,你们两个平日也不能太轻松。
    总啃小两口多让人笑话,老四他们还没孩子呢。”
    田娜张嘴就来,反正她说话直接,谢家人都清楚,不会太过计较。
    王艳艳一边添火一边笑嘻嘻说明儿她就回家拿些猪杂。
    “屠宰场别的不说,一些猪下水和猪尾巴猪耳朵有的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