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大唐太子有问题,要对他称骨断命?!【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州刺史,就算将刺史的工作交给了蔡司马,也不可能长期离岗。
    可是,他又很喜欢这支火枪卫。
    而且为了研究火器战法,他将李承乾传来的所有资料都背得滚瓜烂熟,甚至还自己钻研琢磨了不少火器战法。
    如果现在让他放弃火枪卫,着实让他难以接受。
    却听李承乾又笑着安慰他道:“你不用紧张,我就是问问你,还想不想继续统领火枪卫!”
    “想!”
    裴宣毫不犹豫的答道。
    李承乾顿时笑了:“既然你还想继续统领火枪卫,那就改任我东宫火枪卫统领吧,尽管没有一州刺史的官职大,但能做你想做的事,应该也不算委屈你!”
    “不委屈不委屈!”
    裴宣连连摆手,然后感慨似的道:“说实话,臣也不是做一州刺史的料,做了那么多年的江陵刺史,还不如太子来江陵半年的成效,实在有些汗颜。”
    “呵,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还是有真本事的,比如刚才面对异族骑兵的时候,你能镇定自若的等到他们进入射程才开炮,足见你平时的训练,肯定没少吃苦吧!”
    “那可是火炮,比治理地方还有意思的东西,玩起来只有快乐,哪有什么苦楚!”
    一提起火炮,裴宣就来了精神,不过话一出口,他就觉得这话有些不妥,于是连忙闭上了嘴巴,露出一脸尴尬的表情。
    但李承乾却没有责怪他言语上的不妥,而是主动向他转移话题道:“你刚才指挥完火炮作战,可发现火炮的问题了?”
    “什么问题?”
    裴宣有些不解的反问道。
    李承乾顿时抬手扶额,然后语气无奈的道:“你难道就没发现你那些火炮存在散热问题吗?”
    其实早在火炮制造之初,李承乾就跟张铁他们讨论过火炮的散热问题。
    特别是火炮的材质上,他们选择了质地较软的铜炮。
    因为铜炮不易发生断裂。
    但是,如果炮身的温度过高,依旧会存在炸膛的可能。
    所以散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张铁他们为何没有重视散热的问题,李承乾猜测,可能从火炮到制造,以及中间的实验,再加上今天的演习,火炮总共也没有发射几次。
    这才导致张铁他们,以及裴宣,都没有察觉炮身过热的问题。
    见裴宣依旧表情不解,李承乾又提醒道:“军事演习不比战场上,你不可能只面对几百个敌人,所以你开炮的次数,也不可能只有两三次。那么,频繁的开炮,就会导致炮身过热,而铜质的结构也容易发生软化。”
    “如此一来,影响发射的精度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存在堵塞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火炮爆炸!”
    “就像开花弹一样炸开吗?”
    裴宣听懂了,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李承乾的话。
    “对!就像开花弹的爆炸!”
    李承乾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便顺着这话说下去,又道:“开花弹爆炸的威力,我就不用多说了,最重要的问题是,操作火炮的士兵会有危险,而且火炮的造价你也知道,如果被炸毁了,损失也会很大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赔了夫人又折兵!”
    听到这话,裴宣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问题的严重性。
    却听他面露担忧的道:“不瞒太子殿下,其实臣也察觉到了,每次发射火炮之后,炮身就变得滚烫,有好几次都烫伤了操作火炮的士兵.”
    “所以啊,你要注意散热的问题!”
    李承乾继续道:“只要做好散热的工作,就能减少炸膛的风险,既能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又不影响火炮的使用,而且还能提高作战的效率,可谓三全齐美!”
    “呵呵,还是太子殿下英明!”
    裴宣笑着回应了一句李承乾,又好奇的追问道:“那敢问太子殿下,要如何解决散热的问题呢?”
    “这”
    李承乾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其实他也说不明白如何散热。
    毕竟军工方面的知识,都是很专业的。
    就算翻阅《百科全书》,也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若他照本宣科的给裴宣解释,估计裴宣也听不明白。
    不过,从他上辈子看抗日电视的记忆来分析,小鬼子在连续使用机关枪后,会往机关枪上泼水,然后才能继续使用,由此可见,这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散热方式。
    想到这里,李承乾便对裴宣解释道:“最简单的散热方式就是拿水往炮管上浇,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真正需要解决的,还是炮管材料的问题!”
    听到这话,裴宣仿佛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当即点头道:“那臣之后的火炮训练,就在火炮附近放一桶冷水,专门安排士兵利用水温对火炮进行散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