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李承乾:这天下姓李!【大章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像崔仁师这种崔家家主站出来,由不得他们不意外。
    甚至连李世民都被崔仁师的举动惊到了。
    却听他惊疑不定地道:“崔爱卿有何办法,不妨说来听听!”
    “不瞒陛下,我们家族的田地靠近河南道,蝗灾所过之处,我们家族的田地也深受其害。另外,身为大唐官吏,为大唐子民着想,本就是应该的,所以,于公于私,臣都应该尽心尽力!”
    李世民闻言,‘嗯’了一声,然后展颜一笑:“崔爱卿深明大义,朕心甚慰,不知崔爱卿有何办法,可以缓解灾情?”
    “回陛下,既然国库空缺,巧妇也难无米之炊,故而,臣建议陛下广开捐粮之门,号召朝廷百官,乃至世家大族,踊跃捐粮,应对灾情!”
    “什么!?”
    众官吏听到崔仁师的话,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就连跟随崔仁师一起来的其他家主,都被他这话搞懵了。
    什么情况这是?
    你要交投名状,也犯不着卖我们啊!
    你家的子侄不是要被李二陛下杀了吗?你怎么还挺他?你是不是犯贱啊!?
    “哈哈哈!好好好!”
    就在众官吏心中大骂崔仁师的同时,李世民忽地仰头大笑,连说几个好字,又满脸堆笑的道:“崔爱卿此建议甚好,朕这就下旨,号召大家踊跃捐粮,应对灾情!”
    “陛下圣明!”
    崔仁师恭敬行礼,眼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其余众臣见状,面面相觑。
    却没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虽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包括长孙无忌等人,都感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因为据他们所知,崔仁师,包括其他五姓七望的家族,最近一直在想办法营救他们家族的嫡系。
    根本不可能如此好心,为准备杀他们子侄的李世民出谋划策。
    但事实摆在眼前,即使房玄龄等人对崔仁师的建议满心怀疑,依旧没出言阻止他。
    就如此,一场引人惧怕的大蝗灾,就这么被‘轻易’的化解了。
    而另一边,从兴唐报馆离开的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孙伏珈就迎了上来。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河南道传来蝗灾消息,陛下正召集百官,商议应对之策,您看这该如何是好啊!”
    “嗯?”
    听到孙伏珈的禀报,李承乾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在心中估算时间,好像蝗灾确实是这时候发生的,于是笑着安慰孙伏珈道:“孙大人不必紧张,陛下不是召集百官商议了吗?相信百官群策群力,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的!”
    说完这话,朝身旁的来福招呼道:“来福,让人把马车上的纸搬下来!”
    “诺!”
    来福应诺一声,立刻带人前去马车了。
    而孙伏珈则满脸不解地道:“太子出去这趟,是买纸的?”
    “不是啊,这纸不是买的,是拿的,以后太子府的所有公文,包括平时用纸,都去兴唐报馆拿,需要多少拿多少!”
    “啊?这”
    孙伏珈闻言,不禁满脸诧异,心说太子殿下这么豪横吗?怎么长安随处可见太子殿下的产业,整个太子府一应开销,几乎都没花钱,包括每日的餐食,都是外面酒楼按时配送的。
    难怪有人说,江陵富甲天下,看来太子殿下在江陵这两年,当真没白待啊!
    就在孙伏珈心中感慨不已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道:“孙大人,我之前让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嗯?”
    孙伏珈愣了一下,然后回忆似的道:“太子殿下说的是,科学院的事?”
    “对!”
    李承乾点头道:“我想在长安建一座学院,名叫科学院,此学院不招收有才之士,只招收能工巧匠!”
    “这”
    孙伏珈迟疑了一下,旋即有些不解地道:“朝廷不是有工部吗?太子为何还要建立一个只招收能工巧匠的科学院?”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朝廷的工部,那是掌管朝廷营造工程的府衙,而科学院,那是创新工程的研究院,就好像我父皇做秦王时期的秦王府与天策府,还有弘文馆,秦王府与天策府是对应军事的,弘文馆是商议国策的,都有不同的作用。”
    孙伏珈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道:“太子殿下是想组建自己的弘文馆,臣明白了!”
    “呃,好吧,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快说说你办的咋样了,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建一座科学院?”
    “回太子殿下,倒是有一处地方,可以满足您的要求,就是那处地方不好弄,是崔家的地产.”
    “崔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7章李承乾:这天下姓李!【大章求月票】(第2/2页)
    李承乾眉头一皱:“怎么又是这群人,他们在长安城的势力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