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上皇宴驾瑞王矫诏,连环圈套叛军伏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1章上皇宴驾瑞王矫诏,连环圈套叛军伏诛
    做过顺天府府试主考官后,贾璋便开始静待时机。
    一旦朝廷出了缺,他就可以运作补缺晋升之事。
    有旧日功劳与师祖颜面在,绍治帝不会反对他晋升的事情的。
    贾璋对此事颇有信心。
    只是,顺天府府试还没结束多久,太上皇就宴驾了。
    而且,在太上皇宴驾当晚,朝廷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
    瑞王矫诏叛乱,篡逆谋反。
    当今在内阁阁员与京营节度使严敬的帮助下,连夜平定了反贼,稳定了京畿秩序。
    在瑞王与清微园掀起反旗,决计叛逆当天,杨宗祯、原朴和张泰维三人都在玉熙宫伴驾。
    两代帝王都在这里。
    不仅仅只有绍治帝,还有在瑞王心里,已经死在清辉园的太上皇,他也在这里!
    这位执掌天下几十年的君王躺在床榻上,脸上散发着回光返照的光彩。
    他拉着绍治帝的手,向绍治帝殷殷叮嘱着种种治国之道,说完这些后,太上皇才幽幽地叹了口气:“日后善待你母后,做个好皇帝。”
    “你侄儿很老实,不像十二一样胆大包天。日后你让他做个富贵闲人,父皇就安心了。”
    太上皇口中的侄儿,指的是义忠郡王。
    他对不起普贤奴,只能叮嘱皇帝善待普贤奴的遗孤,才能安心离世。
    说完这段话后,太上皇又咳了起来:“我快八十了,也算活够了。等我死后,戴权就去给我守灵吧!皇帝举办国丧时,也不要过于奢侈,人死如灯灭,那些仪式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你们几位,都是我看重的好臣子,以后好好辅佐皇帝,大盛中兴,就看你们的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太上皇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众大臣与戴权见此情形,全都默默地垂下泪来。
    他们中有人是真伤心,有人只是在表演,但是不管他们是真心,亦或假意,这对天家父子都已经不在意了。
    太上皇没力气了,绍治帝更是伤心,他们全都无暇顾及别人了。
    这几年来,绍治帝和太上皇偶有对抗,但父子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
    绍治帝能够感受到,太上皇有意让他坐稳皇位,并非单纯地想让他做傀儡。
    随着太上皇身体机能的下降,随着他本人逐渐证明自己的能力,太上皇渐渐放权给绍治帝,绍治帝对此还是很感激的。
    即便绍治帝已经知晓太上皇退位的原因,即便绍治帝清楚,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甘于伏低做小、主动提出让太上皇训政,是个让太上皇满意的孝子。
    否则他早就被废黜了。
    但他依旧很感激。
    如果没有太上皇的青眼,他根本没有机会做这名正言顺的君王。
    天家父子,本就无情,太上皇待他
    得到竹月的禀告后,雪檀担心京中要有大事发生,这才让她夜半时分闯入二门传信。
    听到这个消息后,贾璋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
    他连忙叫醒黛玉,又吩咐红杏和紫鹃:“你们带人去叫醒其他的主子,让他们都去荣庆堂。此事十万火急,万万不能耽误片刻。”
    红杏和紫鹃见贾璋态度如此严肃,心知事情不小,忙不迭地按照贾璋的吩咐去做事,生怕耽误了什么。
    黛玉母子则是被贾璋亲自护送到荣庆堂,贾母见贾璋连夜把妻儿送到她这里,连忙问贾璋这是怎么了?
    听到贾璋说外面有马蹄声和鼓声后,贾母神色剧变:“京里,是不是又要乱了?”
    “祖母安心,陛下已经掌控了京营,就算有事,也不会动摇朝廷。”
    “但我们家里还是要闭紧门户!若真有大事发生,大家聚在一起,也能避免贼盗作乱。损失点钱财无关痛痒,我只担心家里有人受伤。”
    安置好黛玉母子和贾母后,贾璋才跑去外院,先是吩咐雪檀带着亲信去荣庆堂门前护卫,后是吩咐黄柏带人把荣国府的大门、后门、偏门、月亮门等全都堵上。
    在这之后,他才让高彬给其他亲信家丁发放铁棒、长枪等府库里存储的武器。
    而他自己也拎着一把长弓,守在荣庆堂门前。
    瑞王叛军进城后直奔宫城而去,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进宫造反,立瑞王为帝。
    路上但凡见到巡逻的兵卒,全都一刀杀死了事,省得走漏风声。
    但也有人趁机溜出去,妄图浑水摸鱼,劫掠权贵。
    因为夜色深沉,叛军的督军队也很难监督到每一个兵卒。
    因此,这些人成功地摸到了东城权贵之家的门口。
    不过荣国府提前做好了准备,倒也没什么损失。
    那些人见贾家是个硬茬子后,就放弃了这里,转去别家发财去了。
    天空中星辰明亮,荧惑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