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 门人振奋贾璋履新,鸿胪偶遇嘉树欣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7章门人振奋贾璋履新,鸿胪偶遇嘉树欣荣
    贾璋升任侍读学士后不但担任日讲官,还会担任文华阁讲官。
    得知贾璋的新任命后,杨门上下都很振奋。
    太子和诸皇子都在文华阁听学,他们杨门的后进去文华阁做讲经师傅,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原来他们还觉得师相太过偏袒叶士高这个徒弟。
    但凡有什么好的,师相都只记得叶士高这一支。
    叶士高挑完后,才能轮到他们。
    就连贾茂行这个晚辈都能跟着叶士高沾光,不但越过那么多人得到内阁中书的职位,还得到了许多普通人人想都不敢想的资源。
    就比如说纂修会典一事,若没有师相的支持与操作,贾茂行根本不可能担任副总裁官的职位。
    因为这些,他们觉得师相他老人家有些偏心。
    现在他们才晓得,师相他这根本不算偏心,顶天也就是提前投资罢了。
    能被师相百般看重,完全是贾茂行自己有本事。
    他值得被人提前投资。
    不说别的,就只说御前轮值一事。
    这些年来,在御前轮值的翰林不计其数,可除了贾璋外,还有谁这样得绍治帝的心意?
    所以他们也怨不得师相偏袒贾茂行。
    易地而处,若他们是师相,他们也会偏心贾璋这样聪明能干、挑得起大梁的晚辈。
    他们能想得这么开,对杨门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师门内部和谐圆融,总比师门内部勾心斗角,互相赌气要好得多。
    杨宗祯对这种变化感到很满意。
    不过这些人关于杨宗祯偏心的揣测,也不能说他们揣测错了。
    因为杨宗祯他的确很偏袒叶士高。
    如果不偏心的话,他就不会费尽心思地拔擢叶士高,更不会非得把叶士高推进内阁。
    凭心而论,杨门内除了叶士高外,真的没有其他人同样拥有入阁的资历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
    可是,对杨宗祯来说,那些普通的门生弟子,哪里比得上自家心爱的徒弟呢?
    所以一想到推举门人入阁之事,杨宗祯就会想起叶士高。
    而在想起叶士高后,杨宗祯他就再也想不起旁人了。
    换句话说,那就是杨宗祯只想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也只放心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
    只有他的弟子,才配得上这份荣耀;也只有他的弟子,才最值得他的信任。
    而贾璋作为叶士高唯一的弟子,在杨宗祯这里也没少沾光。
    事实上,在发现贾璋的潜力前,杨宗祯就已经很看重贾璋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爱屋及乌四字。
    而在发现贾璋做官的天赋与潜力后,杨宗祯就更喜欢,也更看重贾璋了。
    杨宗祯对贾璋,既有主观的喜欢,又有客观的看
    被调去做日讲官(),???????畻葶?虓?
    ?h?艦???晛恎?魎??葶???
    ?膉詢???畻葶桑坙?节晛絙▉()▉[()]『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贾璋就能正式前往讲经值庐参与轮值了。
    盛朝的翰林院日讲官定制为八人,分为两班轮值。
    皇帝每天听取经义时,四位日讲官都要前往讲经值庐,为皇帝讲解经书。
    在前朝时,翰林院日讲官每班六人。
    除了四位讲解经书的日讲官外,还有两人负责跟随陛下前后,记录日起居注,是为起居郎。
    盛朝太宗文皇帝把这一职责则被朝廷从日讲官的职责中剥离出来,转交给翰林院,要求翰林院五品以下官员轮值御前,直起居注事。
    如此一来,翰林院内上至侍读、侍讲,下至编修、检讨,就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了。
    皇帝也能清楚地了解这些青年进士的人品与能力,不用担心自己被阁部蒙蔽。
    更不用担心自己只能见到被党派阀阅们推荐过来的日讲官,却见不到其他年轻翰林,进而遗漏了那些于国有用的人才。
    所以与前朝相比,本朝日讲官的权限小了一些。
    可是,即便如此,日讲官依旧是人人想要的香饽饽。
    毕竟,在翰林院等待去御前轮值,机会太少了。
    普通的翰林官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轮到一次。
    除非哪个翰林能得到皇帝赐下的玉如意,这样翰林院才会给该翰林多排班。
    但皇帝很少赐下具有特殊寓意的玉如意。
    而翰林们即便得到了玉如意,想靠寥寥几次轮值的机会出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经筵日讲官却能每隔两天就见到皇帝一次。
    这个频次,比六部尚书觐见陛下的次数还要多。
    与皇帝见面的次数多了,皇帝对你的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与皇帝讲经的次数多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