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火箭卫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早上,赵博远刚来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
    “赵博远,来开个会。”
    电话不是曾厂长打来的,而是林静打来的。
    “十三车间开会叫我干嘛?”
    赵博远有点不解。
    但本着大家都是合作的技术伙伴,赵博远还是过去了一趟。
    原来,是关于火箭的事。
    洲际导弹早已发射,但火箭项目还没有那么快完成。
    因为火箭项目属于大规模项目,甚至为了建造火箭,还需要打造一个基地!
    目前,火箭项目已经进行到了主体完成的阶段。
    “赵博远来了啊。”
    龙主任依旧是十三车间的负责人。
    见到赵博远来了,他露出了如沐春风般的笑意。
    赵博远现在也算是十三车间的一份子,毕竟经常来。
    另外,他和林静关系好,林静可是十三车间当成宝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博远和林静,就是这个厂的两颗双子星。
    他们都是年轻、长相上佳、具备特殊天赋的技术天才!
    尤其是当赵博远和林静坐到一块儿,那更是赏心悦目。
    “龙主任,各位,早啊,吃了没?”
    赵博远打了个招呼,熟络地和大家伙儿打成一片。
    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顿时就变成了“吃了,你呢?”、“我也吃了,吃了包子油条,你呢?”、“我喝的粥”这样烟火气十足的对话。
    龙主任有点无奈,而林静莫名有点想笑。
    等大家说完,龙主任才继续话题。
    “好了,咱们继续正事儿。”
    “目前来说,这个火箭,咱们是象征意义的发射。”
    “还是说,往里边加点什么?”
    “就这一点,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十三车间毕竟是高精尖基地,全称是战斗工业研究所。
    如果是后世,赵博远一定建议他们在火箭上装个打击卫星。
    但在现在这个年代……
    好像有点不太现实。
    但光是发射个能播放音乐的卫星?
    好像又不太够。
    “你有什么看法吗?”
    林静小声问赵博远。
    赵博远想了想,说。
    “首先一点,肯定是发射一个科技集成品。”
    “我也是这么认为。”
    林静说。
    此时,大家已经热烈发言。
    有人建议在火箭头上装一个发射装置,到太空后展开一面巨大旗帜。
    也有人建议装一个循环播放的大喇叭,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播放《马克思宣言》。
    虽然听着有点离谱,但却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大家的想法。
    龙主任让人记录了这些想法,然后看向林静和赵博远。
    “林静,赵博远,你俩有什么想说的?”
    “林静你先来。”
    赵博远说。
    林静点了点头,说道。
    “我建议发射某种科技集成品,且要实用价值大于形式价值。”
    “毕竟,这里面花的钱可不少。”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是啊,花这么多钱,就弄个大喇叭上去,这不是闹吗?”
    有人点头赞同。
    方才那位建议发射大喇叭的仁兄,顿时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说发射大旗的那位,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当然,这只是讨论,其实也无伤大雅。
    毕竟最终的决定,还是会慎重作出的。
    而且他们的建议,并不是完全离题的。
    “赵博远,你呢?”
    “有什么看法建议?”
    龙主任接着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赵博远。
    虽然赵博远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十三车间,但没有任何人敢忽视他的实力。
    这是个技术大牛,更是个技术天才。
    所有人都被他的军工发明创造所折服。
    因此,他的建议,重若千钧!
    赵博远笑了笑。
    “我的看法是发射卫星。”
    “卫星?”
    龙主任对“卫星”这个词还比较新鲜。
    实际上,不只是他,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什么叫卫星。
    因为卫星并不是这个年代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
    但世界的第一颗卫星于1957年发射,那时候才有“卫星”这个叫法。
    换句话说,实际上是别人发射之后,我们才开始发射卫星。
    “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
    赵博远说。
    “我们要制造一颗人造卫星。
    这颗人造卫星使用寿命长,运行寿命应该以年为单位。“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