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喀秋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们可能不行,但其他力气活,但凭您吩咐!”
    眼看,大家伙儿众志成城。
    赵博远心中的热血,也是燃烧起来了。
    “放音乐,开工!”
    激昂的音乐声,在车间里响起。
    那是赵博远从娄晓娥那搞来的留声机。
    赵博远和娄晓娥一直都还有联系,有时两个人也会出去写写生、喝喝茶什么的。
    虽然不像跟秦淮茹那样每天躺一张床,但也是相当不错的朋友。
    说起来,赵博远和谁都处得来。
    在交际这方面,赵博远在四合院要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接着,赵博远去办公室画设计图。
    提供设计思路,相关的配套图纸。
    如果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问题,别人看不懂的,那么赵博远过去,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让人豁然开朗。
    复刻喀秋莎的过程并不复杂。
    车间里的工人,大都参与了拆卸工作。
    再加上有赵博远的指导,在大师级的悟性逆天能力的解析下,可以说喀秋莎在赵博远眼中,没什么秘密。
    一个月之后,第二台喀秋莎就在十四号车间成型。
    这当中当然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复杂问题。
    但是赵博远今时不同往日,背靠着战老、徐大志、曾厂长这三位鼎力相助的大佬。
    此外,又有简燕儿联系上面。
    他需要什么,都只管开口。
    不客气的说,就算他想要一块电路板、电容器。
    别人也会立刻将收音机拆掉,然后送过来合格的东西。
    有了资源再加上超强的能力,以及成百上千号人的共同配合。
    复制一台喀秋莎真不是多难的事。
    可能在外行看来,拆一辆车弄明白都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
    但在内行看来,你这个东西是这样做的,那里是那样设计的。
    并无太多秘密可言。
    “这是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
    站在复制的喀秋莎面前,赵博远喃喃自语。
    这个时代,我国还很弱。
    但是却也是距离国际水平最近的时代。
    很多东西他们也是刚发明出来,并没有拉开太大的技术代差。
    只要拿过来,就能研究!
    而如果换到后世那种造个什么东西,甚至都要用到光刻机,那事情就复杂十分多了。
    工业明珠,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真就是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都不一定赶得上那种水平。
    好比说4nm芯片,甚至2nm芯片,那不是光靠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
    那得需要举国之力,才有可能实现赶得上的愿景!
    “好在如今大家都是才刚起步,前面的选手也只是跑在前头不算很远的地方。”
    “追赶、赶超,都有希望!”
    “来得及,我们来得及!”
    回过头来,赵博远爬进喀秋莎里边。
    然后开着车,缓缓驶出车间!
    而厂房外头,曾厂长、副厂长、杨主任等人。
    以及战老、徐大志这些老朋友。
    甚至连简燕儿,这个不是轧钢厂的人也都来了。
    此外,四合院的易中海、刘海中、贾东旭、傻柱、许大茂等人也都在。
    天色正是傍晚,太阳徐徐落下。
    赵博远开着车,停在了一个空旷场地的中间。
    而在他侧方的不远处,拉着一条巨大的横幅!
    “红星轧钢厂,第一届烟花晚会,今晚开幕!”
    没错,这喀秋莎里头没弹药,填装的是烟花。
    数量也不多,就那么十枚。
    但谁能拒绝得了,下班之前看场这样独特的烟花?
    这毕竟是历史性的一刻!
    我们的喀秋莎,准备发射!
    厂里早已安排人,嗓音清亮,进行倒数!
    “五!”
    “四!”
    “三!”
    “二!”
    “一!”
    “点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