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钉入船板,随船沉沦。那股怨恨积聚千年,几乎要催生出新的源罪化身。
青年惊醒,满头冷汗。他再次看向渔女,终于明白:她的剑,从来不只是斩敌之刃,更是**赎罪之桥**。
“原来如此……”他跪下,“我一直在追求无敌之剑,却忘了剑最初的意义是‘止戈’。”
渔女轻轻点头,将断剑交到他手中。“拿去吧。它不会让你天下无敌,但会让你永不迷失。”
时间继续流淌。
第三十年春,西南边陲一个小国遭遇百年旱灾,河流干涸,庄稼枯死,百姓易子而食。朝廷束手无策,巫师跳神无效,连高僧祈雨也无回应。就在众人绝望之际,一名白发老者拄拐而来,自称来自归墟谷。
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在城中心挖了一个坑,放入一块焦黑的木炭??据说是当年老兵留下的刀鞘碎片。然后他说:“等雨来。”
三日后,乌云骤聚,雷声滚滚,倾盆大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雨水冲刷过那块木炭时,竟泛起淡淡金光,随后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有人问他是谁。
老人只是笑了笑:“我不是剑仙,我只是个记得他样子的人。”
其实他知道更多秘密。他曾是归墟二十七世轮回中某一世的邻居,亲眼见过那个看似平凡的年轻人每日清晨扫门前雪,顺手扶起摔倒的孩童,帮寡妇挑水劈柴。那时谁也不知道,这个人会在百年后成为扭转乾坤的存在。
“英雄不在天上。”他在临终前对孙子说,“他们在人间,活得比谁都累,却从不说苦。”
又过了五十年,青冥重新出现了。
它出现在北境荒原,全身毛发尽白,独角断裂处生出晶莹冰棱,四蹄踏地无声,每一步落下,冻土便自动裂开一条缝隙,释放出压抑已久的地火。一群修行者追踪其踪迹数月,终于在一处峡谷将其围住,欲夺其角炼药,以为可得长生之力。
就在利刃即将落下之时,青冥仰天长啸。
那一声呜咽不像兽吼,倒像人在哭泣。紧接着,整片峡谷的岩石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剑纹,彼此连接成阵,天地灵气疯狂汇聚。下一瞬,一道虚影自虚空浮现??正是归墟的模样,手持心剑,目光冷峻。
“尔等妄动守陵之兽,罪不可赦。”
话音未落,十二道光影自远方疾驰而至,竟是那十二座石碑的残魂所化!它们环绕战场飞旋,每一座都映出一段过往:有屠城后的废墟,有瘟疫蔓延的村落,有亲人相残的惨剧……最后定格在同一画面??归墟跃入漩涡的那一瞬。
入侵者中有三人当场崩溃,抱着头嘶喊“我错了”;其余人则被剑意震慑,双膝跪地,兵器寸断。
青冥缓缓转身,看了那为首的修行者一眼。那人曾在少年时听过归墟传说,也曾立志行侠仗义,可这些年为了变强,早已不择手段。此刻他对上那双眼睛,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握剑时的誓言:“愿以吾剑,护所爱之人。”
泪水滑落。
青冥低鸣一声,最终未下杀手,转身离去。但它留下了一缕鬃毛,飘落在那人掌心,化作一枚玉牌,上面刻着两个字:
>**回头**
此事传开后,江湖掀起一场“洗剑潮”。许多成名已久的剑客当众折断佩剑,宣布退出纷争,转而去偏远之地传授武艺、救济贫苦。有人讥笑他们是懦弱,但他们只是微笑:“我们不是放下剑,而是学会了怎么用它。”
第一百年,归墟谷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
她是那个曾提着纸灯笼的小女孩,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妪。她拄着一根竹杖,一步一步走进山谷,身后跟着十几个衣着各异的年轻人??有的穿僧袍,有的披道氅,有的束军甲,还有的只是普通农夫打扮。
她在无字碑前停下,从怀中取出那只早已破损的纸灯笼,轻轻放在碑底。
“爷爷说过,这灯是给人看路的。”她低声说,“我一直不懂,直到昨晚做了个梦。梦里,他站在一片黑暗中,手里举着同样的灯,对我说:‘现在轮到你了。’”
话音刚落,那破旧的灯笼竟自行燃起幽蓝火焰,虽小却不灭,照亮了整座山谷。与此同时,地面微微震动,十二座石碑残影再次浮现,围绕着她缓缓旋转。一道古老的声音响起:
>“第十三任守誓者,就位。”
年轻人齐齐跪下。
老妪没有推辞,只是伸手抚过无字碑上的剑槽,轻声道:“师父,我来了。”
她不知道的是,在千里之外的雪山之巅,一位盲琴师正奏完最后一曲《送别》。琴弦崩断之际,天空裂开一线,那道曾绕其三周的剑光再度降临,这一次,它没有归于琴匣,而是化作一道流光,跨越千山万水,落入归墟谷深处,渗入泥土之下三丈。
那里,那颗仍在跳动的心脏,忽然加快了一拍。
如同回应。
如同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