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传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四十五章传承(第1/2页)
    “以后常来就能吃到了!”崔姝笑着收拾碗筷,“我给你们装了些汤圆粉,回去也能自己煮,想吃甜的放芝麻馅,想吃咸的放肉馅,都方便。”
    次日清晨,天难得放晴,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客房,将沈父沈母收拾行李的身影映在地板上。
    苏锦早早起了床,跟着崔姝一起往车上搬特产。
    有崔姝做的桂花糕、酱鸭,有徐佳莹泡的熏豆茶,还有从老街“文墨轩”买的歙砚和宣纸,满满当当塞满了后备箱。
    “这些都是乌镇的心意,”苏锦帮沈母把一包腊味放进车里,“熏豆茶用开水泡三分钟就能喝,酱鸭蒸二十分钟就行,要是不知道怎么做,随时给我打电话。”
    沈母拉过苏锦的手,从手腕上褪下一支翡翠镯子,镯子是淡绿色的,水头通透,上面还带着点细小的棉絮,是她结婚时沈父送的,戴了二十多年,却依旧温润。
    “这镯子给你,”沈母轻轻将镯子套进苏锦的手腕,大小正好,“是老物件了,能带来福气,以后你跟亦舟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苏锦愣住了,连忙推辞:“阿姨,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拿着,”沈母按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真诚,“这不是普通的礼物,是我认你这个儿媳妇的心意,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人,别跟阿姨客气。”
    沈父则走到沈亦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亦舟,锦儿是个好姑娘,懂事又善良,你以后要好好待人家,别让她受委屈,要是让我知道你欺负她,我饶不了你。”
    沈亦舟用力点头,目光落在苏锦身上,满是坚定:“爸,您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对锦儿好,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车子缓缓驶离院子时,苏锦站在门口,看着车窗外挥别的沈父沈母,眼眶渐渐泛红。
    直到车子变成远处的一个小点,再也看不见,她才忍不住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
    明明知道很快还会再见,却还是舍不得这份短暂相处的温暖。
    “傻丫头,别哭了,”崔姝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酒酿圆子走过来,热气氤氲在碗口,“吃点甜的就好了,亦舟说了,等开学前,会带他爸妈再来乌镇,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吃我做的春卷,放河灯。”
    苏锦接过碗,用勺子舀起一个圆子,软糯的糯米裹着甜酒的醇香,暖意在喉咙里蔓延开来,心里的酸涩也淡了些。
    她靠在崔姝身边,看着院子里被阳光照得发亮的腊梅,轻声说:“崔姝阿姨,我好像越来越喜欢乌镇了,喜欢这里的水,喜欢这里的灯笼,更喜欢这里的人。”
    “喜欢就好,”崔姝摸了摸她的头,“这里就是你的家,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都有热饭热菜等着。”
    客厅里,苏木从书房的旧箱子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相册,封面是深蓝色的硬壳,边角被岁月磨得有些卷边,上面还贴着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
    是年轻时的杨晓琪站在乌镇码头,身后是乌篷船,手里抱着一个布娃娃,笑得码头弯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四十五章传承(第2/2页)
    他坐在徐佳莹身边,轻轻翻开相册,第一页就是杨晓琪送他离开乌镇的旧照。
    照片里,杨晓琪穿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苏木带的桂花糕,站在码头边,眼里满是不舍。
    苏木则穿着件白色的衬衫,背着书包,手里握着一张火车票,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却也难掩离别时的伤感。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苏木指着照片,声音带着点怀念,“那年我要去江城上大学,晓琪特意早起给我做了桂花糕,送我到码头,说等我回来,带她去看苏州的园林。”
    徐佳莹凑过来看,指尖轻轻拂过照片里杨晓琪的笑脸,眼里满是温柔:“她那时候真年轻,眼睛亮得像星星。后来你跟我说起她,我还总想象她的模样,现在看照片,比我想象中还要清秀。”
    “她手特别巧,”苏木翻到下一页,是杨晓琪亲手绣的手帕照片,上面绣着一朵腊梅,针脚细密,“这手帕是她送我的毕业礼物,说腊梅耐寒,让我在外面遇到困难别放弃,我一直珍藏着,后来搬家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还难过了好一阵子。”
    徐佳莹握住他的手,轻轻拍了拍:“别难过,她的心意你记在心里就好。现在咱们在乌镇过得安稳,锦儿也找到了喜欢的人,晓琪要是知道,肯定也会为你高兴。”
    苏木点点头,继续翻着相册,里面还有他在江城上学时的照片,有徐佳莹第一次来乌镇的照片,有苏锦小时候抱着黑米的照片,每一张都承载着不同的回忆,像一串珍珠,串起了他的半生岁月。
    “时间过得真快,”苏木合上册相册,靠在沙发上,“以前总觉得日子慢,盼着锦儿长大,盼着能回乌镇,现在才发现,好多珍贵的瞬间都悄悄溜走了,幸好还有这些照片,能让我们想起以前的日子。”
    徐佳莹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玩耍的苏锦,轻声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以后还会有更多美好的瞬间,会有更多值得珍藏的照片,会有更多像这次见家长一样温暖的回忆,日子会越过越热闹,越过越安稳。”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相册上,也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暖得像一场不会醒来的梦。
    院子里,苏锦已经擦干了眼泪,正拿着相机,对着腊梅拍照,准备发在公众号上,标题她都想好了。
    “乌镇的离别与期待,下次再见,定是春暖花开时”。
    崔姝则在厨房忙碌,准备晚上的晚饭,锅里炖着的腊味合蒸飘出香气,与院子里的腊梅甜香混在一起,构成了乌镇最寻常也最珍贵的烟火气。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刚越过乌镇的马头墙,就把院角的青石板路染成了淡金色。
    苏锦蹲在花池边,指尖轻轻拂过刚到货的腊梅苗叶片。
    深绿色的叶片上还沾着运输时的水珠,枝干纤细却挺拔,是京大园艺社特意培育的耐寒品种,能在北方的冬天开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